城市围棋联赛赚钱-围棋城市排名
关于围棋职业问题
职业定段赛
是全国性的,不是地方的,每年都有一个指定比赛地点,选拔20名业余棋手晋升为职业棋手,与职业升段赛同期同地进行。其中取男棋手前18名,女棋手前两名,参赛选手年龄不得超过18周岁。
职业围棋比赛
即由职业棋手参加的围棋比赛,有别于业余围棋比赛。
职业围棋比赛很多都是全国性的,比如倡棋杯,天元战,名人战等。
还有一些是地方性的,比如西南王赛。
比赛地点:有的比赛地点固定,有的则每年都不同,要因比赛而异。一般大规模比赛都会有许多对局在中国棋院内进行。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一般用主客场制,但偶尔也用赛会制。
更正楼上:有关围甲
以前的北京海淀队就不是省级棋队啊,围甲棋队与省队是有区别的。围甲棋队的性质就像中超俱乐部一样,不是省队。(当然有时在棋手名单上会与省队重合,也有些就是以所在省棋院的名义参加围甲联赛的。)关于围甲的具体情况可以去维基百科看看。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赞助商变成华为,金立没救了吗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在过去的十年间一直就是由金立赞助的,算上2017年金立已经连续赞助11年。但由于今年年初,金立的供应链、资金链以及董事长身上都发生许多变故,造成金立缺失了围甲赛的赞助权,这也给了华为冠名赞助,接手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的机会
围棋棋手年收入多少
围棋职业棋手不喜欢别人帮自己“算经济账”,不过离开了奖金也就不存在职业体育了。职业化的项目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不必羞于谈钱。职业棋手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一样,人与人之间在收入上是有天壤之别的,对2011年的黑白世界进行“复盘”,了解一下职业围棋选手的收入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日本围棋王国诞生贵族 目前的世界围棋,“围棋王国”日本国内的职业围棋比赛最多,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比赛达到了二十多个。同时,他们的职业棋手人数也最多(300多人),棋手的收入在世界上属于最高。 日本棋手的收入状况,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一是,日本七大新闻棋战的冠军得主,尤其是棋圣、名人、本因坊“大三冠”得主,他们的高收入丝毫不亚于日本社会的贵族阶层。譬如,2001年手握“棋圣”和“十段”双冠的王立诚,他一年的收入达到8485万日元,相当于509万人民币。类似这样的“贵族”,还有依田纪基名人、张栩本因坊人。 除了头衔拥有者之外。被称为“黄金交椅”的日本三大棋战——棋圣、名人、本因坊的循环圈,确实含金量极高。一个棋手只要能够打进任何一个循环圈,就可确保一年衣食无忧。譬如像名人、本因坊循环圈,胜一局会得到80万日元,输了也有60万日元。这样即使一年只下8盘棋,全输了也有480万日元,这笔收入相当于日本社会的白领阶层。 即使一个实力最不济的职业棋手,一年也能参加20场左右的比赛。拿最低的比赛对局费——天元战预赛第一轮2万日元来计算,这样他们全年最低收入也有40万日元,相当于一个普遍的上班族的收入。不过,这么低的年收入,在日本职业棋手中绝对不可能出现。因为,日本任何一个职业棋手都可到棋院挂牌教棋,他们称为“非公式对局”收入,同时还可每个月到棋院领取研究费津贴。 2011年,抛开对局费,但以奖金论,日本的“棋圣”、“王座”张栩和“名人”、“本因坊”山下敬吾,以559,4790万人民币并列榜首。不得不提的是,这两人在2011年传统国际大赛一局未胜,2011年年末的世界智英会,山下敬吾才赢了台北的陈诗渊和美国的江鸣久、欧洲的卡塔林两位远离一线的职业棋手。2011年风风火火的 李世石只能排在张栩、山下、井山裕太这日本三强之后,国际大赛唯一的双冠王仅位居第四。中国棋手排名最高的是排在第五的朴文垚,除了2011年年初的LG杯冠军,阿含桐山杯也含金量十足,金立杯一胜一负即收入12万。 韩国棋手靠国际大赛“致富” 韩国目前拥有一支170多人的职业棋手队伍,国内棋战约为16个左右。 韩国棋战本战对局费最高的是KTF杯赛,最后一轮是300万韩币,一般棋赛本战的对局赛100万韩币,而且并不是每一个棋手都打进本赛。因此,韩国极大多数职业棋手的平均比赛年收入约为1500韩币,约合10万元人民币。但这些棋手几乎都在韩国各个道场供职,平时一边集体研究,一边兼职教棋,领取一笔收入。而青年棋手的志向是更想在世界大赛中打出好成绩,因为世界大赛最低的对局赛,一局也是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 世界职业围棋棋手收入前10名每年都不一样,但在前10中位居前列的基本上都是日本棋手,但这并不表明日本棋手的世界比赛成绩好,而是他们的国内比赛多、奖金高,日本大三冠(名人、本因坊、棋圣)的比赛冠军奖金竟比世界比赛的冠军奖金还高。再深究起来,日本的职业围棋历史最长,发展最好,最近这30年来围棋虽然在日本的人气不足,但其高尚地位却一直得以保持,再加上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实力也能支撑围棋比赛的高奖金。 韩国顶尖棋手的年收入虽然不及日本棋手,但以前一直远超中国棋手,最主要的原因是,最近这十几年,韩国棋手几乎垄断了所有世界大赛的冠军,直到最近这几年中国棋手实现了突破,世界围棋的格局才大为改观。最近这几年,中国顶尖棋手拿了不少世界冠军,如古力和朴文垚的收入已与韩国顶尖高手有得一比了。韩国有一些大企业赞助围棋世界性比赛,但韩国的国内比赛奖金并不高,不要说和日本的国内比赛奖金相比,甚至还不如中国国内的比赛,因此,韩国棋手如果拿不到世界冠军,他们的年收入将不如中国棋手。 中国棋手实际收入低于日韩 世界围棋手年收入前10排名实际上就是中日韩三国顶尖棋手的收入排名。排在前十最末的朴永训在2011年世界个人赛表现平平,但在国内两冠一亚,以1亿200万韩元位列韩国国内第二。新科世界冠军元晟溱,仅仅排在日本棋院女棋手谢依旻之后列第九。谢依旻包揽了三项日本女子冠军、平分一项混双赛冠军奖。从谢依旻的奖金,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依然是资金投入最多的国家,也能找到日本棋手为什么看淡国际比赛的答案。 三国国内奖金排行,与2010年相比,张栩蝉联冠军,但奖金缩水了500万日元。李世石蝉联韩国冠军,奖金涨了2000万韩元。朴文垚取代古力成为中国第一,奖金数同为212万元人民币。 中国棋手的实际收入要比日韩棋手低很多,因为中国棋手在世界性比赛中得到的奖金除了要交所得税外,还要交中国棋院的管理费,以前中国棋手所获国际性比赛的奖金,实际到手部分只有奖金总额的28%,近两年中国棋院对管理费标准作了修改,现在棋手大概最终能拿到奖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对中国棋手来说,如果仅算经济效益,拿国内高奖金比赛的冠军更合算。例如,拿15万美元的世界大赛冠军奖金,真正到手的钱与国内一个40万元人民币的比赛冠军奖金差不多,国内比赛的奖金可能还多一点,因为国内比赛的奖金不用交中国棋院管理费。 》》》相关链接 2011围棋手奖金排行 以下是2011年棋手国内国际比赛奖金排行(对局费不计)。(2011年12月30日汇率:1日元=0.08145人民币元,1韩元=0.005443人民币元,1美元=6.3044人民币元) 排名 棋手 金额(人民币) 来源 1 张栩 559,4790 棋圣战4500万日元 王座战1400万日元 NEC杯1000万日元 1 山下敬吾 559,4790 名人战3700万日元 本因坊3200万日元 3 井山裕太 396,7692 天元战1400万 十段战1400万 阿含桐山杯1000万 龙星战1000万 富士通杯200万(以上为日元) 金佛山杯30万人民币 世界名人战10万人民币 4 李世石 350,2247 BC卡杯3亿韩元 春兰杯15万美元 Olleh杯1亿韩元 十段战5000万韩元 5 朴文垚 212,8748 LG杯2亿5000万韩元 中日阿含桐山杯500万日元 智英会混双6000美元 中国阿含桐山杯20万人民币 金立杯12万人民币 6 古力 170,8580 BC卡杯1亿韩元 三星杯7000万韩元 倡棋杯40万人民币 金佛山杯20万人民币 金立杯18万人民币 7 朴廷桓 170,7859 富士通杯1500万日元 加德士杯7000万韩元 KBS棋王战2000万韩元 8 谢依旻 149,7886 女子本因坊580万日元 女子名人战510万日元 女子棋圣战500万日元 职业混双250万日元 9 元晟溱 109,2447 三星杯2亿韩元 10 朴永训 95,5468 世界名人战30万人民币 韩国名人战8000万韩元 加德士杯(亚军)1500万韩元 麦馨杯2500万韩元 国象棋手收入并不低 说到国际象棋,我们自然会想到谢军(微博)、侯逸凡(微博)。国际象棋运动员的收入虽然不能与像三大球及围棋的运动员相比,但在非奥项目上肯定是待遇比较好的,即使很多全运、奥运项目,也有很多运动员的收入不及国际象棋。 与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高度职业化项目不同的是,现在国际象棋的体制在大多省份还是专业体制,拿专业运动员的工资。如果单从工资收入上看,国际象棋和其他项目专业运动员的收入应该是差不多的,比如广东。他们在批了国象编制后给棋手的工资,就是参考其它项目运动员收入来定的,普通队员是二、三千元、拥有特级大师称号而且成绩好的是五、六千元。由于国际象棋不是奥运、全运会项目,只能计算体育大会、亚运会等其它综合性运动会的成绩予以奖励,广东把智运会也列入到奖励序列,每块金牌也有几万元的奖励。 除了联赛收入,国内外大赛和商业赛也是国象队员的一大块收入,当然这要看棋手的表现。如果是普通棋手,很多比赛就没机会参加,如果拿不到好成绩也没有多少奖金,有些诸如商业赛事,棋手还要自己掏路费。大牌棋手一年的收入加起来,肯定比很多项目的运动员的收入都高,即使像举重、体操、游泳这样的大项,运动员可能除了夺奥运、全运冠军的年度,收入都远远低于这些国象选手。而且国象的寿命比较长,一般运动员从十几岁开始,一直比赛到三十多岁,退下来还可以教棋,这样算起来总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其实,国象棋手的收入还有很多渠道可以获得。比如,成名的如果能业余教棋、带孩子的,又会增加一块收入。像谢军、侯逸凡、卜祥志(微博)这样的明星选手,参加社会活动和一些表演赛,都能拿到一些出场费。由于现在学棋的孩子多,即使一些普通棋手,业余教棋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就拿深圳来说,一个普通教棋的国象教练,月收入都在七、八千元,如果是大师级的教棋,月收入能有几万元,很多项目的教练也都是不敢奢望的。 总之,目前中国国象选手获得收入的渠道,是非常广泛的,这远比很多没有群众没有市场的运动项目选手,处境要好的多。而像侯逸凡年仅17岁,年收入就能到百万了,那更是很多项目运动员做梦都不敢想的。即使普遍收入比国象高、在中国市场化程度也比国象高很多的围棋,其顶尖选手年收入能到百万的,也没几个人。 中国象棋:靠下棋无法“养活”自己 在中国的三大棋中,象棋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估计中国有2亿人会下象棋。中央电视台曾作过节目收视率调查,象棋仅次于足球和赛车,列赛事转播收视率第3位。 一位象棋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特别是围棋的最大区别是,象棋大部分棋手,包括不少大师级的棋手,都不是真正的职业棋手,他们平时光靠下棋的收入根本无法“养活”自己,还要去单位上班或靠其他工作谋生。国内只有广东、上海、江苏、黑龙江、河北、北京和吉林等为数不多的地方有专业象棋队,象棋队的棋手每月的工资为1000元至2000元。 2011年全国象甲联赛的推出使棋手增加了不少比赛机会。同时,12个参赛队在社会上拉到的赞助费一般为40万元至80万元;棋手对局费一般为:输棋1500元,赢棋3000元左右。这就使得棋手的比赛收入较之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 柳大华在说起中国象棋手目前的生存状态时认为:在各种体育活动走向市场后,象棋比赛的奖金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提高,但目前广大职业棋手比赛的机会非常少,结果是顶尖高手因奖金相对丰厚而生活得较好,而其他棋手的生存状况就要差一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