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比赛动态

朱世赫集锦-朱世赫vs施拉格

求解决 青少年乒乓球削球训练论文

朱世赫集锦-朱世赫vs施拉格

1 前言

削球型打法起源于欧洲, 曾在世界乒坛占据主流打法达数十年之久。直到上个世纪50 年代, 日本人佐藤博治带着一种全新的武器——海绵拍出现在孟买世乒赛上, 削球打法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 而步入下降通道。自1953 年匈牙利削球手西多在布加勒斯特第20 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单冠军后, 此后的整整半个世纪再也没有削球手登顶男单冠军的宝座。在历届乒乓球大赛中削球型打法之所以依然能够作为一种打法出现在赛场上,是因为创新与突破带来的技术变化,从上世纪50 年代的稳削、60年代逼角反攻、70 年代削球的转与不转、80 年代的转与不转的结合及抢拉抢冲,一直到90年代之后的削攻结合,其代表人物是张燮林、王志良、陆元盛、黄亮、陈新华、松下浩二、李根相、王浩、丁松等。但是削球型打法仅仅是作为一种打法类型保留着,一直是起一种奇兵的作用,始终再也没有成为主流打法。如今削球型打法已经沦落为少人问津的偏门,这种现象在代表最先进技术的男子领域尤为明显,现在弧圈型打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乒坛的主流打法。为了与弧圈型打法选手相抗衡,只是靠以往的技术就远远不够了,只有加强削球的变化和反攻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技术的创新,才能与弧圈型打法相抗衡。

在2003年巴黎第47届世乒赛上,韩国削球型打法选手朱世赫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战胜庄智渊、马琳、格林卡等打法各异的名将,最后惜败于奥地利的施拉格,获得了男子单打世界亚军。他右手横握球拍,在中台反手长胶削接弧圈球的技术弧线低平,旋转强烈,逼角凶狠,在近台他能用长胶磕、拱、挡、切等技术,为正手进攻制造良机。朱世赫给削球型打法带来的创新是:他的正手和一般削球手不同,他能够在全台拉弧圈球,并且在连续性和进攻力量、准确程度上不亚于攻球选手,特别是削中反拉技术尤为突出,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朱世赫是当今世界乒坛削球型打法的杰出代表,也是2008年韩国队参加奥运会的热门人选及中国男队的劲敌之一。对朱世赫削中反拉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寄希望于给中国乒乓球男队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训练以及青少年削球选手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并提出建议。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03年第47届巴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亚军,2004年男子世界杯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第四名获得者,韩国削球型打法选手朱世赫。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文有关的大量乒乓球削球技术文献资料与文章10余篇,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相关体育新闻报道和网络文章。

2.2.2 数理统计法

对朱世赫在第47届世乒赛、2004年世界杯比赛中的相关技术数据进行统计。

比赛成绩:

附表:(1)

第47届世锦赛 对手(国籍) 比 分

1/4 决 赛

半 决 赛

决 赛 马 琳(中 国)

格林卡(希 腊)

施拉格(奥地利) 4 : 3(11,-10,-8,9,-5,8,9)

4 : 1( 5,-3,7,8,10)

2 : 4(-9,-6,6,10,-8,-10)

附表:(2)

2004年世界杯 对手(国籍) 比 分

小组赛第一轮

半 决 赛

三、四名决赛 马 琳(中 国)

格林卡(希 腊)

王 皓(中 国) 0 : 4(-2,-8,-2,-8)

2 : 4(-9, 3,-7,-9,13,-8)

3 : 4(-7,10,-6,-9,10,5,-8)

数据统计:

使用率=板数/总板数

命中率=命中板数/板数

得分率=得分/总得分

失分率=失分/总失分

2.2.3 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对朱世赫削中反拉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乒乓球削球型打法技术主要有搓球、削球技术和进攻技术。搓球、削球技术在比赛中主要是通过旋转、落点、节奏的变化得分,或者是为进攻制造出机会;进攻技术主要包括搓中、削中反攻或反拉及反兜、发球抢攻等。

3.1对朱世赫进攻技术的分析

3.1.1对朱世赫进攻技术使用和命中的分析

表1 朱世赫进攻技术使用与命中统计表

比赛类别 对手 技术使用 进攻 进攻 进攻 进攻

总板数 使用板数 使用率(%)命中板数 命中率(%)

47届世乒赛 马 琳 512 145 28.3 97 66.9

47届世乒赛 格林卡 253 64 25.3 46 71.9

47届世乒赛 施拉格 346 78 22.5 49 62.8

2004年世界杯 马 琳 205 51 25.9 28 54.9

2004年世界杯 格林卡 375 62 16.5 44 71.1

2004年世界杯 王 皓 471 89 19.9 67 75.3

平 均 值 351.3 81.5 23.2 55.2 67.7

通过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朱世赫在比赛中的进攻技术6场比赛平均使用率为23.2%。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和对比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朱世赫在比赛中已经不是以往传统的以削球为主结合削中反攻的削球打法,以往的削球打法主要是使用削球技术通过削球的旋转、落点变化得分,很少使用进攻技术。而朱世赫的进攻技术则使用很多,平均4到5板球里,就有一板是使用了进攻技术。其原因一是,朱世赫进攻意识很强,在比赛中总是积极地在寻找进攻机会,充分运用自己娴熟的削球技术来控制对手,逼角、削转不转、快慢削等,并结合落点、旋转、节奏的变化来为自己进攻创造出很多的机会。例如:在与马琳的47届世乒赛中,比赛进行到第七局10:9领先拿到赛点时,朱世赫反手削斜线到对方反手位,连续削三个后突变直线到马琳正手位,导致马琳跑动中拉球质量不高,朱世赫正手削中反拉直线得分,最终取得比赛胜利。二是朱世赫削球很稳健,无谓失误少,从而为自己的进攻带来保证,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表1对进攻命中率统计数据来看: 朱世赫的进攻命中率6场比赛平均达到了67.7%。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和对比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朱世赫进攻命中率较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搓球、削球技术的质量很高,转不转和逼角运用的熟练,迫使对方为了减少失误,增加了拉球的保险系数,从而降低了拉球质量,这样给朱世赫进攻所带来的难度也随之降低。例如:朱世赫在2004年世界杯对王皓的比赛中第6局9:5时,朱世赫运用不转球反手接发球斜线削到王皓的侧身位,王皓连续暴冲两板到朱世赫反手位,朱世赫都轻松地将球顶回去,王皓第三个球则轻拉到朱世赫反手,朱世赫侧身反拉到王皓反手位得分,得到局点。其次是朱世赫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从不盲目进攻,不好主动进攻的球通常采用反兜进攻技术。反兜技术有着强烈的上旋,因为拉完一个加转下旋球后,人体重心位置偏前,紧接着又要对付一个强烈的上旋球,虽然球速不是很快,但是由于球很长,落台后又有一个向前的加速,这种球对攻球来说是不太好处理的,不容易连续打出高质量的球。例如在2004年世界杯对格林卡的半决赛第五局11:12时,朱世赫反手接发球削到格林卡的反手位大角度,格林卡侧身拉到朱世赫的中间,朱世赫正手反兜直线到格林卡反手位,格林卡来不及后退,错失了最佳击球时间,导致反手攻球出界。由此可以看出朱世赫很高的削球质量和反兜技术在比赛中的熟练运用,保证了进攻的命中率。

3.1.2对朱世赫进攻技术得分和失分的分析

表2朱世赫的进攻技术得分和失分统计表

比赛类别 对手 总得分/总失分 进攻 进攻

得分/失分 得分率(%)/失分率(%)

47届世乒赛 马 琳 69 / 71 31 / 13 44.9/18.3

47届世乒赛 格林卡 47 / 41 27 / 9 57.4/21.9

47届世乒赛 施拉格 56 / 60 33 / 12 58.9/20

2004年世界杯 马 琳 20 / 44 6 / 11 30 / 25.5

2004年世界杯 格林卡 59 / 60 29 / 14 49.1/23.3

2004年世界杯 王 皓 65 / 69 26 / 17 40 /24.6

平 均 值 52.7 / 57.5 25.3 / 12.7 48/22.1

通过从表2的统计数据来看:朱世赫在比赛中进攻的得分率平均值为48%。失分率平均值仅为22.1%,得分率明显高于失分率。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及对比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朱世赫在比赛中有着很强的进攻能力,也有着很出色的进攻技术,进攻得分主要表现在削中反拉后的连续进攻得分和削中反拉直接得分。失分主要是因为在比赛中,对方为了破坏朱世赫的进攻,使用落点节奏变化增加了他的跑动范围,朱世赫对一些位置不好的球勉强进攻。在47届世乒赛和施拉格的比赛中得分率为58.9%,失分率为20%,得分与失分相差很大,其原因是朱世赫有着很强的连续进攻能力,削球后重心能迅速调整为攻球重心,运用球从下旋到上旋的旋转变化和从慢到快的节奏变化,反拉到施拉格空档,使施拉格回球质量降低,出现更好的得分机会。例如:第四局8:8时,朱世赫接发球后施拉格拉住朱世赫的反手,朱世赫则削住施拉格的侧身位,最后施拉格正手拉到朱世赫的正手位,朱世赫就用中等力量反拉施拉格反手直线,施拉格防御回球偏高,朱世赫正手拉前冲弧圈球到施拉格的正手大角度,施拉格反拉出界,朱世赫:9:8领先。在与马琳2004年世界杯的比赛中得分率为30%,失分率为25.5%,得分与失分相差很小,其原因是:马琳本场比赛以拉加转弧圈球为主,配合前冲、暴冲弧圈,再加上调短球,迫使朱世赫前后的跑动增加,给反攻带来了很大难度,使他不能很自如的反攻,主要表现在:遇到力量比较轻的球时,自己借不上力,进攻时的击球点又较低,这些球朱世赫很犹豫,不敢反拉,导致失误。

3.2 对朱世赫削中反拉技术的分析

削中反拉技术是削球后由守转攻的进攻技术,是在中远台削而,朱世赫的削中反拉技术在比赛中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比赛中他使用此项技术常常可以直接得分或者是创造出更好的得分机会。

3.2.1 对朱世赫削中反拉使用与命中的分析

表3 朱世赫削中反拉技术的使用与命中统计表

比赛类别 对手 进攻使用 削中反拉 削中反拉 削中反拉 削中反拉

总板数 使用板数 使用率(%) 命中板数 命中率(%)

47届世乒赛 马 琳 145 55 37.9 46 83.7

47届世乒赛 格林卡 64 24 37.5 19 79.2

47届世乒赛 施拉格 78 28 35.9 25 89.3

2004年世界杯 马 琳 51 12 23.5 7 58.3

2004年世界杯 格林卡 62 28 45.2 22 78.6

2004年世界杯 王 皓 89 51 57.3 34 66.7

平 均 值 81.5 33 40.5 25.5 77.3

通过从表3统计数据来看:朱世赫在比赛中削中反拉的使用率平均值为40.5%,削中反拉技术占了进攻技术的近五分之二。在六场比赛中削中反拉的使用率最高是2004年世界杯中与王皓的比赛,达到了57.3%,接近五分之三。通过对录像的观察和分析,使用率最高的原因第一是:朱世赫的削球质量很高,主要运用逼角、搞转不转的削球技术,为自己创造出了很多的反拉机会。第二是王皓运用的战术中,连续拉使用很多,拉冲拉调结合使用很少,使得朱世赫削中反拉的跑动范围不是很大,从而给了朱世赫更多的削中反拉机会。例如在第五局8:6时,朱世赫反手接发球削到王皓侧身位,王皓侧身拉朱世赫的反手,朱世赫反手继续削到王皓的反手位,王皓第二板又拉到朱世赫的正手位,朱世赫正手反拉直线得分。这个球就可以说明朱世赫的跑动从左到右因为范围不是很大,所以有时间调整重心进行反拉。在六场比赛中削中反拉的使用率最低的是2004年世界杯与马琳的比赛,为23.5%,仅是五分之一多一点。本场比赛马琳的战术是拉冲拉调结合,对比赛节奏控制得很好,拉球不是很急于想一板两板把朱世赫给冲死,而是长短、拉冲、拉吊相结合,这样就使朱世赫的移动范围扩大,增加了跑动范围,同时也加大了击球难度。削球运动员的长短球跑位要比左右跑位难的多,在本场比赛中朱世赫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削球上,大范围的跑动、救球在比赛中时有出现。因为朱世赫在比赛中削球上遇到了麻烦,给进攻创造的机会就减少了很多,所以削中反拉技术在比赛中也难以发挥。

通过从表3统计数据来看:朱世赫在比赛中削中反拉的命中率平均值达到了77.3%,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可以看出:朱世赫的削中反拉技术在比赛中运用得很合理,不仅仅能够直接得分,而且还可以利用削中反拉的旋转、落点、节奏等变化,创造出更多的得分机会。在六场比赛中削中反拉的命中率最高的是47届世乒赛与施拉格的比赛,达到了89.3%。通过观看录像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比赛中施拉格的战术主要是拉冲为主,拉两边冲中间或是拉中间冲两边,把朱世赫打到远台,而朱世赫在远台先是以稳健的削球技术与施拉格周旋,遇到施拉格拉球质量稍低,就削中进行反拉。有时施拉格的球拉过来带有侧旋,并且朱世赫离球台较远,不利于发力,给反拉带来难度时,朱世赫就利用反拉的落点、节奏和旋转的变化,来扰乱施拉格的击球节奏,从而给下一板球制造出了更好的机会。例如:在比赛进行到第五局5:7时,朱世赫接发球后退到后面削,施拉格先拉住朱世赫反手,然后拉个带有右侧旋的前冲弧圈球到朱世赫的正手位,朱世赫正手反拉施拉格的正手,施拉格正手反拉朱世赫反手位,朱世赫反手削到施拉格的反手,施拉格反手拉球下网。在六场比赛中削中反拉的命中率最低是2004年世界杯与马琳的比赛,马琳本场比赛主要是拉冲拉调结合的战术,本场比赛朱世赫削中反拉的使用率就很低,整场比赛都被马琳压制住,没有什么机会反拉,马琳使用的战术增大了朱世赫削球时的跑动范围,大部分时间都在救球,朱世赫想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就要增加进攻的数量,朱世赫反拉的几个球过于勉强,导致无谓失误增多,朱世赫又回来削。本场比赛朱世赫打得很乱,主要是削攻没有有效的结合,削球与攻球没有配套使用,没有稳健的削球做保证,削中反拉技术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在比赛进行到第二局4:7时,朱世赫接发球到马琳反手位,马琳拉到朱世赫的反手位大角度,朱世赫侧身反拉,由于没有侧开,反拉出界。通过对使用与命中分析可以看出削球的稳定性是削中反拉的保证,削中反拉技术命中率的提高可以为下一板制造更好的得分机会。

百度有其他答案可供参考

求生胶削球

个人用过长胶和生胶,长胶和生胶差不多,长胶难控制,几乎不能攻球。用生胶的时候手腕加点旋转,多注意手感,削几板攻一下,以削球给进攻创造机会,主动掌握节奏。快速有效的移动步伐是削球手的关键,步伐好才能打好削球!!!!

先说优点吧:首先,生胶因为有较长的颗粒,削出来的球飘乎乎的,对方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很容易漏球或者感到相当怪异,利用对方失误是一个很有效的得分方法。

其次,生胶过去的旋转与正胶特别是反胶刚好相反,击球过去不怎么弹,底而沉。对方旋转很难控制。

下来再说缺点吧:生胶正手几乎没人贴,因为不能拉弧圈球,只能快打快拨。在国际一流选手中用生胶的人很少(如果你是业余爱好者那无所谓了),主要是因为在中国人快攻加弧圈球打法的进攻下,生胶都快被玩死了。而且一般正手都是反胶(正手前冲弧圈球是所有高手的必备杀招!!!),反手才贴生胶或长胶,日本的福原爱就是这样,反手快拨,打近台快攻很犀利。如果是削球就是目前世界第一削球手朱世赫(韩国的,他反手是长胶),削球手打球观赏性很好,一流选手很少打削球的前提的要有功力非常深厚的弧圈球为基础。而业余玩家,只要你削球练好了,对方拉弧圈球水平稍微不行就很容易下网,削过去的球是很难拉起来的,玩起来很有趣的。

如果真的对削球很感兴趣,建议在网上多看韩国的朱世赫和中国的丁松(丁松网上视频较少)的比赛视频,虽然朱世赫近几年几乎没赢过中国选手(马琳、王皓、王励勤、马龙等人的弧圈球可是顶级水平啊),但他的削球功底公认世界第一,2003年世锦赛曾经赢了王励勤和马琳,后来决赛发挥失常输给了奥地利的施拉格(施拉格现在的水平也就中国省队的高手吧)。

朱世赫执掌韩国男队教鞭,“天下第一削”能否带动东亚太极虎?

2022年1月20日, 韩国乒协宣布朱世赫担任男队主教练,吴光宪担任女队主教练。

韩国名将朱世赫是继中国丁松之后,世界乒坛著名的削球手。世界大赛最好成绩是2003年 47届 巴黎世乒赛男单亚军,这也是男子削球手近30多年来世界大赛最好成绩。

作为主力队朱世赫参加过2004、2012、2016三届奥运会,帮助韩国男队拿到过世乒赛和奥运会团体银牌。朱世赫曾参加过中国乒超联赛,并 中国乒超联赛男团冠军。

在上个世纪以及新世纪初,韩国男子球员主要还是传统日直单面打法,这种打法以刘南奎、金泽洙和柳承敏为杰出代表。因此韩国能够出现朱世赫这样的削球手还是比较罕见的,而朱世赫创造性地将是日本松下浩二的稳定性与中国丁松的削中反攻的凶狠性、凌厉性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削球打法,也是为世人所称颂。

2012年8月8日,朱世赫帮助韩国男队获得伦敦奥运会男团银牌。赛后朱世赫透露他已身患白塞病,这种稀有疑难病症几乎不可能治愈,朱世赫一直是靠药物来坚持着。

01

“因为我不喜欢读书,父母无奈之下才送我去打乒乓球。”

五年前的一天,在一次国际公开赛刚刚结束国际乒联采访朱世赫时,朱世赫对记者笑着调侃自己。朱世赫小学三年级开始练球,一年后教练觉得他个子比较高,性格也适合,就让他练削球。

虽然练削球,小时候成绩也不错,五年级拿过第一,高中也一直保持着前四名, 但 在朱 世赫内心也有着进攻的欲望和火焰。“ 大部分男选手都是攻击型,为何让我防守?”在朱世赫的心里, 始终徘徊着这样一句话。

不过虽然早期进攻性不强,成绩却一直比较稳定,外战胜率较高,受到了教练的信任。高三那一年,他代表韩国参加了 亚洲青少年比赛。团体决赛中,他一人独得两分击败中国队夺冠,朱世赫的表现也吸引了韩国国家队的注意。

2003年巴黎世乒赛之前,朱世赫并不为国际乒坛所知。朱世赫也经历了相当漫长的磨练期。人们对朱世赫期望很高,但朱世赫打不出来成绩。在 从1998年到2000年的三年里,因为选拔赛打不好,朱世赫只能去给女队作陪练。当时,朱世赫曾想放弃打球。

异常苦闷的朱世赫甚至找过心理医生。医生给他下的结论是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弃,如果为此得心理病一生可能就毁了。好在倔强的、热爱乒乓球的朱世赫并未真正采纳这位医生的建议,而是调整心态更加刻苦训练,直到2003年通过世乒赛一战成名,自此后成为韩国男队绝对主力。

02

朱世赫之前,韩国男队就没有世界级的削球选手。朱世赫在成长过程中,主要通过技术电视和录像来学习日本的松下浩二和中国的丁松。1995年前后的丁松对削球手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成名以后的朱世赫亲口说:“丁松是我儿时的偶像,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有趣的是,当朱世赫2003年世乒赛成名后,被中国乒超俱乐部争抢。朱世赫乒超联赛的第一个东家是四川升和队,当年就和从德国回来加盟陕西队的丁松上演一场“双削大战”,结果丁松赢得了比赛。

据说当时因为天气原因,打完比赛,朱世赫严重脱水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朱世赫依旧大呼过瘾!在此之后,朱世赫又和丁松过两次,第二场赢了,但第三场赛前谦虚地说出“我不行的,老了”的丁松却3-0横扫朱世赫,打得朱世赫没一点脾气。

赛后朱世赫失魂落魄,又对丁松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怎么就赢不了他呢?今天是不是场里说我是天下第一削球手啊?看来我还远远不是,丁松还是第一。”

朱世赫和中国的另外一名削球手侯英超也多次交手。2010年在决定冠军归属的决胜盘两人相遇,也是“天下第一削”之争。朱世赫前两局1-2落后,第四局6:10落后,就在八一队都要准备庆祝夺冠的时候,朱世赫却以14-12逆转,决胜局11-8赢下比赛。

这场比赛使得朱世赫在中国的名气更大了。2019年两人也曾在日本T联赛相遇过。那场比赛朱世赫再次以3-2赢,足见朱世赫功力之深厚。

丁松、朱世赫、侯英超这三人是削球打法,反手却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胶皮。丁松反手正胶、朱世赫长胶,而侯英超则是生胶,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儿。早在2003年朱世赫世乒赛获得亚军时,时任中国男队主教练的刘国梁就曾评价过这三个人:朱世赫不够自信,丁松天赋最好,侯英超不沉够稳。

一晃快二十年过去了,朱世赫也终成削球一代名将。

03

让朱世赫铭刻于心、无限美好的当然还是2003年巴黎世乒赛获得银牌。在此之前77年里,韩国男选手从来没有在世乒赛进过决赛。在韩国,这一纪录至今仍被朱世赫保持着。朱世赫将那次比赛称之为: “人生中最好的比赛”。

四分之一决赛朱世赫击败夺冠大热门中国马琳,半决赛又淘汰了希腊名将格林卡。中国孔令辉晋级四强,半决赛负于最后冠军奥地利施拉格。这也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世乒赛决赛无中国选手的唯一一次,直接导致中国男队易帅——尹宵下课,27岁的刘国梁成为男队主教练。

成名以后,朱世赫受到韩国国内和中国乒超俱乐部的争抢。能到中国来打球是朱世赫从小的梦想。为了能来中国打球,也是费了相当大的周折。由于韩国乒协方面的一些规定或者说阻挠。朱世赫克服了困难最终来到中国打球,但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在中国和日本打球,不能在韩国打球。

在中国,朱世赫 从四川到浙江再到山东等乒超俱乐部,朱世赫在乒超联赛的胜率还是比较高的,也帮助一些俱乐部拿到了乒超总冠军,最为著名的一场比赛是2010年决胜盘逆转侯英超,帮助山东鲁能拿到总冠军。朱世赫也在中国的乒超联赛不断地打磨了自己的球技,朱世赫巅峰时期,成为一个现象,任何中国球员都不敢小视,也受到中国球员的尊敬。

朱世赫还曾到日本和欧洲的联赛中打球,足迹遍布欧亚各大联赛赛场,但 朱世赫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俱乐部比赛是中国在乒超。

朱世赫在中国乒超的第一年,差点“死”掉。

2003年朱世赫第一年到中国四川打乒超。由于高强度比赛和水土不服,导致脱水,最后晕倒在厕所里。恰好被小将邱贻可发现,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结果输了 9瓶点滴朱世赫才缓过来。由于,朱世赫将邱贻可称为“救命恩人”。

朱世赫在鲁能俱乐部打球时,和教练员和队员关系都特别好。当时朱世赫和张继科住在同一房间。

“我跟张继科和张超关系比较好,经常一起出去喝酒吃饭,跟张超一起打了三年,他很照顾我。”

多年以后,朱世赫在回忆过往岁月时,这样说道。

国际赛场上,2005年上海世乒赛,受到服兵役影响,朱世赫未能参加。

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朱世赫1/8决赛击败中国希望之星马龙,1/4负于王皓。2009年 横滨 世乒赛,1/4决赛负于马琳。马琳终于在6年以后报了巴黎之仇。2011年 鹿特丹 世乒赛,1/8决赛负于张继科。

04

五年前就立志成为韩国男队主教练。

早在2017年初,当朱世赫就宣布退出国家队时,他就曾立下志向,未来3-5年后成为韩国男队的主教练。当时韩国男队的主教练是金泽洙,而处于“转型”中的朱世赫已经是韩国三星女队的教练。

朱世赫当时执教的三星女队球员水平并不太高,朱世赫称如果自己带不出来成绩,5年后也有可能自己去打球,也算是为自己执教提出的要求。当时,另外一名韩国名将 吴尚垠已经是韩国大宇俱乐部的男队教练。两人都曾经为韩国男队做出过巨大贡献。

不过在一年以后,朱世赫自己只能给自己教练的表现只打了50分,显然是很不满意的。他有些沮丧地说:“做教练 不仅要有实力,还需要领导力,也有要更加厚脸皮的必要。”显然,朱世赫应该不怀疑自己的实力,而是认为自己可能欠缺领导力和厚脸皮的能力吧。

韩国男女队这些年的国际大赛成绩不佳。男队在朱世赫、柳承敏、吴尚 垠退役以后,出现的本土优秀球员主要以郑荣植、李尚洙、张禹珍等为主,小将安宰贤曾在2019年闯入过世乒赛前四。但总体来说,韩国男队现在居于中国、德国、日本之后,位居第四。这也是2021年奥运会团体赛的排名。

最后

2020年,柳承敏成为韩国乒协主席。柳承敏立志要复兴韩国乒乓。吴尚 垠在2021年1月18日成为韩国男主教练,参加了夏天的东京奥运会,但无论单打还是团体都没有取得好成绩,仅时隔一年就下课,朱世赫取而代之成为新的韩国男队主教练。正是朱世赫和柳承敏、吴尚垠一起曾在2012年收获男子团体的银牌,刷新过韩国男乒团体赛 历史 。

那么,朱世赫执教下的韩国男队未来会如何呢?朱世赫能够突破前辈金泽洙的执教成就而赢得尊敬吗?我们拭目以待吧!

刘国梁的遗憾:26岁因改革早早退役!孔令辉、老瓦也惨遭削弱

2001年大阪世乒赛结束后,世界乒坛的格局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 旧时代的“三巨头”体系终于正式解体了。

早在2000年乒乓球从38mm直径改大为40mm的那一刻开始, 刘国梁、孔令辉、瓦尔德内尔 三人的结局其实就早已注定。

刘国梁 是直拍正胶快攻,改大球后完全快不起来,而且发球的旋转也被削弱,这怎么打?

孔令辉 是小力量、打衔接的横拍选手,改大球后却是王励勤那样“大力出奇迹”运动员的天下,这怎么打?

瓦尔德内尔 原本就已经35岁、走到了一个运动员身体机能极速衰败的时期,如今改大球要求运动员们比以前更加卖力地进攻,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想当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这三人是何其意气风发,打遍乒坛、包揽男单前三名!然而时间仅过去了一年,他们便在大阪世乒赛上折戟沉沙,其中 老瓦跌出八强(输给萨姆索诺夫)、刘国梁无缘半决赛(不敌蒋澎龙)、孔令辉决赛惨遭大逆转(王励勤夺冠)。

原本这三人还是打算继续和大球斗争一阵子的,但没过多久,大家便收到了另一个无比糟糕的消息,那就是——

国际乒联又要改革了!

而这次改革更是直接将刘国梁再崛起的念头完全掐灭,同时也让老瓦元气大伤,久久不能恢复过来。

是什么?

无遮挡发球是也!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是可以 用手臂等身体部位挡住自己的发球动作 ,以此来迷惑对手,赢得战机。

38mm小球时代的乒乓球选手基本上都会发球遮挡,但效果却并不相同。比如孔令辉的发球就属于遮不遮无所谓系列,旋转、线路变化不大,所以威胁也很有限。

而像刘国梁、瓦尔德内尔则是发球方面的顶级大师,5个发球如果赢3个都算是很失败的,有时候甚至是发5个赢5个,打得对手晕头转向。对此,老瓦本人曾经就有过一段非常“凡尔赛”的言论:

“发球得分太多了也不好……当然可以节省很多体力,但我发现自己经常太快打入八分之一决赛或四分之一决赛,没有像对手那样得到充分的准备。光靠发球得分太快,太容易进入最后几轮决赛,这样碰到难度高的比赛时我就会一下子不习惯艰苦漫长而失利。”

刘国梁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

刚才说了,虽然大家都遮挡发球,但效果还是因人而异,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运动员本身的发球水平高不高,不是说遮挡就决定了一切的。

但顶级运动员之所以吃发球,主要还是因为看不清旋转和线路,而 遮挡恰恰就是影响这两点的重要因素 ,一旦被改革取消,刘国梁、老瓦等人再想和以前那样在发球轮顺风顺水就不容易了!

与无遮挡发球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个改革,那就是 将过去的五局三胜、21分制改成了七局四胜11分制 ——这点对刘国梁、老瓦这种注重前三板的运动员来说也是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之所以说有利,是因为比赛分数越少,胜负的偶然性就越大,这对于不擅长打相持的刘国梁、老瓦来说无疑不是坏事;但话又说回来了,11分制最适合的还是激情型选手、搏杀型选手,而刘国梁、老瓦属于精密控制前三板的运动员,所以并非最大得利者。

而且这个改革给他俩所带来的好处远远不足以抵消改大球、无遮挡发球所带来的创伤,所以综合起来看的话,二人还是被削弱了太多!

于是乎,刘国梁最终选择了放弃。

2002年,年仅26岁的刘国梁正式宣布退役,从此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随后开始转型当了教练。

平心而论,26岁对于一位直拍正胶快攻选手来说已经不算小,刘国梁之前的江嘉良、陈龙灿等人也差不多是在这个岁数上下淡出的一线赛场, 但那毕竟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

随着中国乒乓球队各方面条件的提升,运动员们的职业寿命也有了大幅度延长,核心主力打到30岁已经问题不大,刘国梁虽然打法有些吃亏,但如果不改革的话,绝不至于在26岁就告别赛场,可谁让他碰到了改革呢!

时来天地齐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刘国梁退役后迅速开始转型当了教练,而留在赛场上的好兄弟孔令辉、老对手瓦尔德内尔则仍然在苦苦挣扎着。

2001年世界杯之战,刘国梁虽然还没退役,但早已失去了参赛资格;至于孔令辉的话也没有报名参加,因为当月大家都在备战更重要的一个赛事,那就是全运会,所以就有些疏忽了世界杯这个“世界大赛”。

问题是,那次全运会的时候大家是用的21分制,而世界杯却已经改11分了,这怎么打?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本次比赛国乒居然还派出了34岁的马参加,结果他和马琳双双倒在了正赛第一轮,而世乒赛新王——王励勤虽然过关斩将杀入了决赛,但也被 萨姆索诺夫 4-0横扫,无缘获得冠军。

至于老瓦的话倒是参赛了,但输得更惨,连小组赛都没出线,连续输给了马琳和格林卡,凉得非常快。

到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刘国梁已不在江湖,而老瓦因为意外摔伤了腿,所以也没有报名参加,至于孔令辉的话则再次上演了大阪世乒赛的 “功亏一篑” 剧本:

当时王励勤又在欧洲人手中栽了跟头,0-4惨败输给了波尔,而马琳更是莫名其妙地被已经33岁的克罗地亚老将普里莫拉茨给打垮,唯有孔令辉奋起反击、淘汰了施拉格这头猛虎杀入决赛,结果1-4败给了 波尔 ,再次屈居亚军之位。

2003年巴黎世乒赛 的时候,孔令辉的表现仍然是全队最好的,这点倒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那届比赛,国乒在男单项目上输得东倒西歪, 王励勤 在手握4个赛点的情况下被施拉格惊天大逆转, 马琳 则被韩国削球手朱世赫给淘汰, 刘国正 更是在第二轮就凉凉,输给了捷克名将、曾经在世乒赛上拿中国队2分的科贝尔。

唯有孔令辉成功打进了半决赛,但面对此前多次输给自己的30岁老将 施拉格 ,他却没有延续辉煌,3-4败下阵来。

假如孔令辉能杀入决赛,那么这届冠军是很有可能被他收入囊中的,因为最后与施拉格争夺冠军的就是 朱世赫 ,而孔令辉是当年公认的世界上最会对付削球手的运动员。

而如果孔令辉能再夺世乒赛男单冠军,那么他就将让中国队提前十年追平瓦尔德内尔的三大赛成绩,同时自己也将无可争议地拿到次年雅典奥运会的单打资格—— 只要能上车,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可惜,孔令辉没有抓住机会。

不久后,随着另一位国乒新星 王皓 的崛起,孔令辉逐渐被教练组排除在了奥运单打名单之外,最终身为卫冕冠军的他竟然真的没拿到参赛资格,转而只在男双项目上与王皓搭配出战, 这种事情也只有竞争激烈的中国乒乓球队才会发生!

至于卫冕亚军——瓦尔德内尔那边的话,却有着另一番情景。

2001年大阪世乒赛的时候,瓦尔德内尔惨败不敌萨姆索诺夫,创造了自己1995年以来的最差单打战绩(止步十六强)。

而到2003年巴黎世乒赛的时候,老瓦更是输得没法看!

前文提到了,老瓦在2002年的时候意外摔伤了腿,结果一直都在养伤,半年都没有比赛。不过随着世乒赛的到来,他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复出参加,而且还不忘放出豪言壮举: “我希望能再赢7场,冲进决赛!”

不过紧接着,他便尴尬而不失礼貌地补充了另一句话: “(巴黎世乒赛)要么是一场灾难,要么就非常出色。”

结果是一场灾难。

比赛才刚开打,瓦尔德内尔就已经结束了战斗——面对一位名不见经传、排名世界372位的希腊选手 帕帕乔吉欧 ,老瓦苦战七局落败,直接“一轮游”被淘汰出局,爆出了开赛以来的首个超大冷门!

都知道他现在已经不行了,但没想到居然差到这般模样?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啊!

但即便如此,瑞典乒乓球队依旧是没有人能顶上来,所以到2004年的时候老瓦和佩尔森依旧能以38岁的“高龄”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单、双打资格,而28岁的孔令辉却只能参加双打,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可就算老瓦能参赛又怎样?不就是只没了爪牙的老虎,只能任人拿捏?

谁也不会料到,这位曾经的王者将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发出最后的咆哮,再次震动整个乒坛!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原标题:《大满贯瓦尔德内尔(38):刘国梁无奈退役!孔令辉、老瓦死撑》——连载未完待续,欢迎继续关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