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比赛动态

奥运会 故事-奥运会勇气的故事

北京奥运会上让人感动的故事

奥运会 故事-奥运会勇气的故事

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比赛场上,不仅有比赛有金银铜牌,更有亲情友情爱情与悲情。冬奥赛场,是人生片断的缩影。有一些瞬间,让你意气风发或者扼腕叹息。下面点评的,是本届冬奥会上最温情的部分。让我们从冰雪激战中休息一下,先感受这些让心灵温暖的瞬间吧。

花样滑冰双人滑 张丹/张昊感动世界(中国) 感动指数:10

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抛跳——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的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柔弱的张丹表示要继续下去,完成比赛。简单的包扎之后,张丹重新回到冰上。在随后的比赛中两人顺利地完成了两周半跳接后外点冰三周跳、捻转三周、后外三周抛跳以及后内三周等高难动作。他们勇敢的表现不但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他们以189.73分拼得一枚银牌!赛后都灵冬奥会官方站点评说俄罗斯赢得金牌,中国张感动世界。张丹/张昊是超越冠军的英雄!美联社也第一时间评张丹张昊获银牌:她显示出非凡的勇气!

相信当时观看比赛的观众会一个个热泪盈眶,那首《龙的传人》的旋律也将由此成为永恒的经典。

速度滑冰 乔伊-齐克 感动指数:9.5

美国速滑名将乔伊-齐克再本届冬奥会上夺得了男子速度滑冰500米金牌和1000米银牌。日前他宣布将自己从美国奥委会获得的31万多美元全部捐献给难民救助组织“体育权利”。他表示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是他回报的时候了。美国奥委会对他赞赏有加并宣布在冬奥会的闭幕式上,由他担任美国代表团的旗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乔伊-齐克这种博爱的胸怀和回报社会的行为,足以让每一个人感动。他的无私,值得每个人学习。

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赛 纽曼诺娃(捷克) 感动指数:9.5

冬奥会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比赛一结束,获得冠军的捷克选手纽曼诺娃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和教练拥抱庆祝,而是四处张望,她三岁的女儿奥勒斯佳微笑地朝妈妈走来,纽曼诺娃欣喜的抱起奥勒斯佳。她说,是女儿的诞生给了她无穷的力量:“我必须要给自己的女儿一个榜样,让她相信世界上只要你还坚持很多事情都会成功。”还有德国冰球女将苏珊尼-弗勒就,她的一个双胞胎儿子生下来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我不停的比赛,希望赚到足够多的钱,我一定要把儿子的病治好!” 不仅是冰场上的妈妈如此,世界上的每一位母亲都是这样。

短道速滑5000米 韩国队 感动指数:9

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赛,韩国队夺得冠军。赛后,队员们齐刷刷的跪在冰面上向恩师致谢。知道中国私塾里,每天要拜孔子;见过赛场上,夺金之后先跑去与教练拥抱;但是,像这样齐刷刷跪在教练前面的还是第一次。师恩不忘,韩国队员以这种方式表示对尊长的致谢让人感动。

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 付天余(中国) 感动指数:9

2月15日,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王蒙夺得中国军团首枚金牌,同进决赛的队友付天余由于被判犯规而无缘奖牌。在比赛中,付天余主动承担起保护队友的责任。大部分时间,付天余都处于第三的位置,紧跟第二名保加利亚拉达诺娃,这样既压制了第四名的加拿大选手,同时更让拉达诺娃有所顾忌,不敢随便对王蒙进行超越,因为一旦超越不成功,付天余将伺机超越,保加利亚选手第二的位置可能不保。这一战术成功确保了王蒙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可以说,王蒙的金牌有付天余的一半。这种为了国家以及为了队友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让人感动。

花样滑冰 悲情关颖珊(美国) 感动指数:8.5

五次世锦赛冠军、九届全美冠军其中七次是蝉联,关颖珊唯一还想得到的就剩下冬奥会金牌。可能这也将成为她永远的遗憾了。1998年和2002年两次冬奥会,她都在短节目的比赛中拔得头筹,在自由滑中,“勾手三周跳”和“音乐超时罚分”让她先后败给15岁的塔娜-利平斯基和16岁的莎拉-休斯。2006年,美国滑联特批的冬奥会参赛资格,关颖珊来到了都灵。却在12日因腹股沟拉伤而宣布退出。2010年的加拿大温哥华,她,还能有机会吗?如果,在1994年挪威的利勒哈默尔,在她最好的年华上场比赛,一切又会怎样?

高山滑雪 赫尔曼-迈尔 (奥地利) 感动指数:8

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最佳运动员,奥地利有“雪上终结者”之称的高山滑雪王子赫尔曼-迈尔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2001年的一场改变了一切,当时医生甚至断言他在也没有办法站起来。勇敢的迈尔战胜了一切,并且在去年德国卢珀尔丁世界杯上获得了自己伤愈复出的第一个冠军。缺席盐湖城冬奥会之后,34岁的终结者来到了都灵。虽然最后只获得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银牌和大回转的铜牌,但是他 战胜病魔永不放弃的精神足以使每个心智体格健全或不健全的人为之感动。**《终结者》的扮演者施瓦辛格曾说:“迈尔才是真正的终结者!”

最值得提起的是他的女友萨特林。女友的不离不弃给了他温暖,善解人意的萨特林帮助迈尔走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路,跨过了最难的一道难关。对于这份感情,内向的迈尔对记者坦言:“对萨特林我总是充满了热情,她是我心目中的天使。”

花样滑冰 申雪/赵宏博 感动指数:7.5

六个多月以前,赵宏博在一次训练中不幸跟腱断裂,一直到11月中旬才战战兢兢的开始上冰。从一周跳、一周半跳、两周跳,直到三周跳,从一个个分解的简单动作到成套动作,再到冬奥会上双人滑的铜牌。申雪/赵宏博所经历的,就像是他们表演赛的那首曲目一样,《不可能的梦想》。他们的坚强以及为追求成想全力以赴的态度,让所有的中国人感动。

短道速滑 杨扬 感动指数:7

杨扬注定是中国冰雪界的。长野奥运会的无功而返,更像是凤凰涅磐的必经之路。中国期盼了多少年的冬奥会金牌,在盐湖城,杨扬一举带回了两枚。赛后她激流勇退,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后来,听从祖国的召唤,复出出征都灵冬奥。在这里她见证了新领军王蒙的诞生,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又欣然身退并且表示期待能为中国08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短道速滑,为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杨扬完美谢幕,希望今后一路走好。

短道速滑 王蒙 感动指数:6.5

率直、聪明、张扬和个性并且不服输的“小子”,是王蒙给人的最大印象。在都灵奥运上拿下一金一银一铜的她还是很不满意,这些比赛打得太艰难。韩国人的实力实在是强大。王蒙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她取得的这些成绩,而是她身上自信张扬的霸气。她作为新一代****的果敢与坚定。在对手强大的实力面前她仍敢霸气十足的说:“四年后不会让韩国对队这么嚣张。”这种堪与男子比肩的气魄,还有近乎于“屡败屡战”的坚韧和勇气,让人对中国的短道速滑充满了希望!

本届奥运会中的感人故事或精彩故事 急!!!

NO.1 澳大利亚马休逆转周吕鑫加冕十米台冠军

8月23日晚的北京奥运会男子单人十米台决赛,“水立方”上演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逆转大戏。前五轮排名首位的中国选手周吕鑫领先马休32.50分,如此巨大的领先优势,让所有人都觉得金牌非中国队莫属。然而,最后一跳冰火两重天,周吕鑫出现失误仅得到74.80分,而马休不可思议地跳出了全场最高分112.10分,反超周吕鑫4.80分。随后出场的中国小将火亮没能顶住压力,入水出现重大失误。马休神奇地夺走了这枚金牌,也粉碎了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8金的梦想。

NO.2 乌克兰45-44逆转中国加冕女子佩剑团体冠军

8月14日,女子佩剑团体决赛,中国队依靠倪红的出色表现一度领先对手乌克兰队8剑。但是中国队随后出场的包盈盈却发挥失常,使得中国队仅仅领先4剑。决胜局谭雪带着领先4剑的优势出场,但是谭雪没有抓住机会扩大领先优势,反而给了乌克兰队机会,双方逐渐缩小,直至战平。44-44平,最后一剑定胜负之时,谭雪被乌克兰一号主力哈尔兰击中,中国队饮恨以1剑之差与金牌失之交臂。

NO.3 美国逆转法国加冕男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

8月11日,男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担任美国队首棒的菲尔普斯出师不利,没能超越法国队。此后两棒,美国队始终处于落后。当最后一棒雷扎克入水时,美国队已经落后法国队近一个身位,甚至在距离终点仅有20米时,美国队还处于落后位置。然而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老将雷扎克突然加快了划水频率,几乎是在到达终点的一瞬间他超越了志在夺金的法国队。雷扎克完成了难以想象的大逆转,他也神奇地帮助菲尔普斯斩获第二金。

No.4 中国女排浪费7赛点被古巴队翻盘

8月13日,女排小组赛,中国队迎战老对手古巴队。前两局中国队发挥出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快变打法,以25-18和25-14轻松取胜。第三局,古巴队状态略有提升,但中国队仍然占据一定优势,曾以15-11领先。但是古巴队2号桑托斯突然如梦初醒,大力跳发频频发威,造成了中国队的连续卡轮。古巴队艰难地以25-23扳回一局。第四局,中国队率先以24-23拿到赛点,但打疯了卡尔德隆挽救了赛点。随后中国队又连续获得了6个赛点,但是仍旧无法抵挡住卡尔德隆和鲁伊兹的重炮。反而是古巴队拿到唯一一次局点时就依靠强攻拿下,古巴队以32-30将比赛拖入到决胜局。决胜局,双方一直僵持,最后古巴队还是依靠强攻以15-13取胜,从而实现了大逆转。

NO.5 佟文逆转冢田真希加冕女柔78公斤以上级冠军

8月15日,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决赛,中国选手佟文挑战卫冕冠军日本选手冢田真希。佟文一开始就处于被动,1分52秒时冢田真希以一个投技获得一个有效,取得领先。尽管佟文数次出击,但是都无功而返。时间一秒一秒流逝,冢田真希以10-1占据明显优势。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佟文将与金牌无缘之时,最后18秒佟文将对手掀翻在地,凭借一个精彩的“一本”夺冠,成功地实现了大逆转。

No.6 郑洁/晏紫逆转萨芬娜/库兹涅佐娃闯入四强

8月16日凌晨,网球女子双打1/4决赛,中国金花组合郑洁/晏紫在一场鏖战中击溃赛会头号俄罗斯红粉组合萨芬娜/库兹涅佐娃。决胜盘,俄罗斯组合开盘气势汹汹,很快就以3-0领先。随后,双方各保两个发球局,萨芬娜/库兹涅佐娃以5-2领先,俄罗斯的发球局只要保发即可拿下整场比赛。但是面对逆境,郑洁/晏紫异常顽强,在多拍对攻后成功破发,随后又保住发球局,并再次破发...将比赛带入“长盘决胜”。郑洁/晏紫越打越有信心,她们最终以10-8逆转,赢得“大捷”。中国“金花”的顽强和韧性令人钦佩。

No.7 中国逆转德国闯入女子曲棍球决赛

8月20日,女子曲棍球半决赛,中国队挑战卫冕冠军德国队。上半场第4分钟,德国队就穿越中国队大门,1-0取得了一个梦幻开局。中国队没有慌乱,第32分钟高丽华巧妙地挑射,为中国队扳平。下半场第39分钟,德国队再次发动一次闪电进攻,成功破门后再次以2-1领先。第40分钟,马弋博接到了队友的推球之后,挥棍击射,球应声入网。中国队再次将扳平。第63分钟,赵玉雕接到高丽华的高挑球推入空门,中国队以3-2反超。两度落后,两度扳平,并最终实现逆转。中国女曲也首次闯入奥运会的决赛。

NO.8 邱健复制贾占波神奇逆转埃蒙斯加冕

8月17日,男子50米3x40决赛,美国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枪还领先第二名近4环,最后一枪只要不失误,金牌垂手可得。然而,雅典错失靶位的埃蒙斯还是发生了意外,最后一枪仅打出了4.4环。这让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而邱健则打出了10环,凭借最后一枪稳定的发挥他以总成绩1272.5环斩获金牌,埃蒙斯仅列第四。邱健地实现了逆转。

No.9 郑波/高崚首轮惨遭罗伯特森/埃姆斯逆转出局

8月12日,羽毛球混合双打1/8决赛,赛会2号郑波/高崚迎战雅典奥运会亚军英国组合罗伯特森/埃姆斯。前两局双方同以21-16各赢一局,决胜局郑波/高崚的一路领先,以17-11占得先机。对于这样一个,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经验丰富的郑波/高崚会输。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习惯了打逆风球的郑波/高崚领先反而不会打球了,罗伯特森/埃姆斯抓住机会加强进攻,连续得分,将追成19-19平。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郑波/高崚没能顶住对手的反扑,以19-21告负。逆转获胜的罗伯特森/埃姆斯异常激动,就像夺冠一样的庆祝胜利。揭幕战的首演竟然成了高崚的谢幕战。

NO.10 美国队逆转加冕女子4×400米接力冠军

8月23日,鸟巢上演了女子4×400米接力惊心动魄的逆转好戏。枪响后,俄罗斯队遥遥领先,400米过后第一个完成交棒,牙买加和美国随后抵达。第2棒美国队费利克斯用她极强的冲刺,超过了俄罗斯队利特维诺娃,为美国队取得领先优势,俄罗斯队第二个到达,牙买加跌至第三;第3棒,美国队和俄罗斯队不相上下,最终俄罗斯的菲罗娃以不到1秒的优势先于美国队的亨德森交棒。最后一圈,俄罗斯队的卡帕钦斯卡娅直到进入最后10米仍然处于第一位置。但美国队的最后一棒、个人400米铜牌得主理查兹显示了她强劲的冲刺能力,最后时刻成功超越卡帕钦斯卡娅,第一个冲过终点。3分18秒54,美国队跑出了今年的最好成绩,不过只比亚军俄罗斯队快了0.32秒

感人的故事:

在这17天里也有一些人和事让我们感动,他们可能不是冠军,他们也许没有金牌,但是他们的故事也将和神奇的菲尔普斯与博尔特一样,写进奥运会的历史中。

奥运会上最伟大的母亲

丘索维金娜的名字熟悉体操的人肯定不会陌生。在体操这样一个女选手20岁就已经算是“老将”的项目上,这位现代表德国出战的哈萨克斯坦老将却已经33岁了。其实十几年前丘索的运动员经历和其他很多体运动员一样,十几岁参加比赛,过了二十岁选择退役、结婚、生子。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她的儿子在出生后不久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这是一个在治疗上需要花费相当多金钱的疾病。此刻,已经退役六年的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四处参加比赛挣钱为自己的儿子治病。过去的几年里,国际上大大小小的体操赛事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

为了给儿子一个更好的治疗环境,丘索维金娜移居德国并转换国籍代表德国队参加国际比赛。体操世界杯、世锦赛以及奥运会的赛场上,人们又看到了这位已经年过三十的老将在与比自己小十多岁的运动员拼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再次出场,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今年已经33岁的老将在跳马比赛中摘得一枚银牌!这也是德国女子体操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唯一收获。33岁的丘索不仅故事感人,运动水平也丝毫不比那些年轻的小姑娘们差。在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丘索获得了现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她是一位成功的运动员,她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德国大力士的柔情

接下来这个故事的主角还是一位德国选手。8月19日晚上,北京奥运会最后一枚举重金牌产生,德国大力士施泰纳在男子105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力挫群雄摘得金牌,成为了奥运会大力士比赛的王中王。感人的一刻发生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上,施泰纳在登上最高领奖台的一刻再也无法控制的自己,这位力大无比的男子汉不停的擦拭着脸上的泪水。

原来施泰纳背后隐藏着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故事,就在去年,施泰纳的妻子苏珊在一场中不幸遇难。施泰纳的妻子生前一直支持丈夫的训练,并鼓励已经萌生退意的施泰纳继续坚持下去,然而不幸却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庭中,妻子的去世一度让施泰纳万念俱灰。但是,想起妻子生前对自己的鼓励,施泰纳决定坚持下去,为自己的事业,也为了自己的亡妻。

颁奖台上,施泰纳一手拿着金牌一手拿着妻子照片的画面震动了每一个人。德国媒体评论称:这是本届奥运会上最感人的时刻之一。夺冠后的施泰纳说:“我的亡妻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比赛时我可能不怎么想她,但比赛前一刻她还浮现在我眼前。她的照片我一直带在身边。我希望,她看到了我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

苏珊,这枚金牌也属于你!

埃蒙斯,这一刻金牌又算得了什么

也许埃蒙斯注定是一个悲情英雄。四年前的雅典,他将最后一枪射在了别人靶位上,痛失已经到手的金牌;四年后的北京,他又是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打出了惊人的4.4环!金牌再一次旁落。在埃蒙斯诡异的打出最后一枪之后,转播席上担任嘉宾的妻子--卡特琳娜-埃蒙斯惊呆了,她最了解自己的丈夫,她想象不到为什么他会在此刻打出这样的一枪。

时间回到四年之前,在埃蒙斯错失金牌的那个晚上,他结识了现在的妻子、捷克女射击选手卡特琳娜,当时卡特琳娜看到失落的埃蒙斯后主动上前安慰,两人就此相识。不久之后两人成了情侣,又过了不久,两人结婚了。可以说,正是那脱靶的一枪成就了这一段美好的姻缘。

北京奥运会的第一天,埃蒙斯在看台上观看了妻子夺下本届奥运会首金的全过程,并在第一时间送去甜蜜的一吻。奥运会射击比赛的最后一个项目,妻子卡特琳娜同样在转播席上观看了丈夫比赛的全过程,在埃蒙斯打出那诡异的一枪之后,卡特琳娜先是惊呆了,她不敢想象会发生这样的事。但仅仅几秒钟之后,当埃蒙斯回头看自己的妻子时,卡特琳娜已经走到看台边,微笑着送给了丈夫一个拥抱和同样甜蜜的一吻。此刻,全场的观众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获得前三名的选手身上,而是被这个感人的画面吸引。妻子甜蜜的微笑、观众温情的掌声,这个画面定格在一片温馨之中。有了妻子的安慰,埃蒙斯还会像四年前那样沮丧吗?

当然不会,此刻,金牌又算得了什么呢?

从绝症中走出的王者

8月21日,荷兰选手范德韦德夺得了男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冠军。这是这个号称水中马拉松的比赛项目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在这个项目上诞生的首位奥运冠军,同样具有的色彩。

仔细看范德韦德的头部,你会看到两个触目惊心的伤疤。这两个硬币大小的伤疤可不是什么另类一族的装饰,这是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手术留下的痕迹,这样的伤疤,在人说话甚至喘气时都会颤动。今年27岁的范德韦德颇具游泳天赋,然而20岁的那一年,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病魔夺去的也许不仅是他的运动生涯,还可能是他的生命。

的是在与病魔的斗争中范德韦德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成功接受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后,范德韦德重新回到了赛场上。2008年,他在北京写下了运动生涯中最壮烈的一笔,“金镶玉”是对他这样一个永不言版的英雄的最好奖赏。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穿越战火 他们的到来就是胜利

最后这个这个故事不属于某个人,它属于一个团队。

8月8日晚,当只有四名运动员的伊拉克代表团走进国家体育场时,他们获得了比美国、俄罗斯这样的超级大国更多的掌声。大概在奥运会开幕半个月前,国际奥委会取消了伊拉克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虽然后来经过斡旋,伊拉克队重新获得了参赛权,但是大部分比赛的注册报名时间已过,伊拉克最终只有四名运动员获得了参赛权。

在这支队伍中,两名赛艇选手诺扎德和杰布尔比赛中穿的是已经旧的不能再旧的比赛服,甚至在他们比赛后上岸,有记者看到他们的袜子上还破了好几个洞,至于比赛用的赛挺则也是组委会提供的。年轻漂亮的短跑选手多娜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当她笑着向你讲述她在国内训练时有人向她开枪时,你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真的。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多娜的生命曾多次受到直接的威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娜和他的教练一直在坚持训练。她脚上的二手跑鞋,是她在仅有的几次出国比赛的经历中在约旦的旧货市场买的,那双鞋上也早已磨出了洞。

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赛挺选手诺扎德和杰布尔在预赛中最后一个到达终点,多娜也没有通过女子100米的第一枪。不过他们来到北京参赛就已经创造了奇迹,正如多娜自己说的:“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参加奥运会一直是我的梦想,再苦、再危险我都会坚持下去!”

其实在北京奥运会上这样让人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像单腿完成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的南非残疾人选手杜托伊特、波兰的乒乓球独臂选手帕尔迪卡、身患癌症的美国游泳选手尚托、为女权主义而战的阿富汗女运动员穆基亚尔、身患哮喘病的女子铁人三项冠军澳大利亚人斯诺希尔、做了心脏移植手术还在赛场拼搏的日本垒球选手西山丽等等。

金牌,冠军,胜利,并不是奥林匹克的一切。让我们在记住博尔特、菲尔普斯的同时,记住这些赛场上让我们感动的人。(

北京奥运会冠军故事

雅典奥运会后冼东妹宣布退役,并于同年10月结束了10年爱情长跑,结婚、生女,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2007年初,冼东妹相应祖国的召唤,依然重返柔道训练馆,但对于一名已是33岁“高龄”的女队员而言,复出之路注定艰辛,卫冕之路更是布满荆棘,但冼东妹却信心满满。

事业、家庭不可能两者兼顾,冼东妹第一件事情是给5个月的女儿断奶,随后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体重恢复至比赛标准,并在全国赛一举夺魁。年底举行的团体世锦赛上两度出战,力助中国队登顶,此后相继夺得2008法国超A级赛和匈牙利A级赛冠军,国内最后一站选拔赛“一本”扳倒之前排名第一的李营,奥运积分跃升为该级别第一位并将52公斤级奥运入场券收入囊中。

冼东妹说,自己能重新站在奥运会赛场上关键因素在于心态,放平和了自然也就轻松了很多。同时她还对自己的领导表达了谢意,从复出、训练到每一场比赛,领导从未给过她压力,正因为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她才有了冲击的柔韧度。

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冼东妹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放在心里,偶尔通过电脑听一听女儿牙牙学语,哑哑学语,尽管听不懂却充满了喜悦,“一路走来我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老公,他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提起丈夫和家人,冼东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4年后的北京,冼东妹凭借自己的坚持、毅力和实力,延续了在雅典奥运会的辉煌。此前,冼东妹曾表示,为了圆奥运卫冕梦,除了要感谢很多人外,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她的女儿,相信这枚北京奥运会金牌,将是冼东妹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陈燮霞在番禺榄核镇大坳村陈燮霞的家,她的父亲激动地叫喊“细妹(陈燮霞的小名),加油啊!”陈燮霞8岁就能拉动几百斤的大板车,力气很大,这种天赋让她轻易地被挑进番禺业余体校。

陈细泉对本网记者说:“如果没练举重,细妹一辈子也出不了这个村子。她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现在她妈就盼着她早点回家。”

今年5月,陈细泉曾说起过陈燮霞举重的故事。小学四年级,阿霞被启蒙教练黎炳明挑选到体校练举重,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的陈家,并不知道这是一项什么运动。后来看到举重运动员们各个膀大腰圆,在陈细泉的心里,唯一的女儿要长得亭亭玉立,他担心得把陈燮霞从体校领了回来,后来经过教练的解释,他才认识到练小级别的阿霞,在体型上不会有太多改变,这才放下心来。

1999年,陈燮霞成绩优异入选八一队,此后便留在了北京。九年来她回家仅仅三趟,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足1个月。最近一次与家人见面已是两年前。父亲还清晰的记得那次情景:陈燮霞一身轻便的运动服,在500米外的村委会办公室中,由于离家多年,那时村里已经没多少人认得她。

陈家门口栽种多年的龙眼树已经是硕果累累,此前陈燮霞的父母一直舍不得摘。当“细妹”如愿夺得女举48公斤总成绩冠军之后,陈家父母兴奋地摘下树上的果实并且分发给现场的所有嘉宾品尝。

“陈燮霞12岁开始进入伟伦体校训练。”钟成灿是伟伦体校的一位教练,在陈燮霞12岁进入体校接受正规训练后,一直带她到进入八一队。

“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运动高峰期是在19-20岁,陈燮霞一直坚持到今天,把奥运冠军捧回了家,实在不容易。十几年来,她一直都很努力,很能吃苦,坚持不懈。”

“我一直觉得这个孩子特别能吃苦,领悟力很强。身体素质、动作速度、技术都不错,心理意志都很稳定。但以前在省赛时,陈燮霞的成绩并不突出,2002年7月份还曾经想过放弃自己的举重生涯。”

庞伟

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初中到了回民中学。庞伟的姑姑庞艳春介绍说,庞伟小时候爱玩枪是出了名的,家里边像武器库一样堆满了各种“”,电视里那些打打杀杀的枪战片也对他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庞伟跟枪就跟有缘一样。”

2000年,庞伟14岁了。9月份的一天,一个街坊对庞伟说:“你这么爱玩枪,干脆去练习射击得了。”这个提议委实让正庞伟兴奋莫名,玩具枪尚如此好玩且威风,况真枪乎?家长见状,通过一个叫霍红艳的教练找到了保定市第二重点业余体育学校射击中心的张广伟教练。“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练练呗。”当然,也只是“练练”而已,当庞伟在射击上花去大量心思后,直线下降的学习成绩也让父母很是不安。与大多数家长观念相仿,庞伟的父亲庞彦宏、母亲蔡东芳还是希望这个听话的孩子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庞伟这个孩子非常听话。眼看着自己刚刚摸到打枪的门道就要离开,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大人还是能看出来他是不愿意的。”庞伟姑姑庞艳春就这么一个侄儿,也见证了当年的艰难抉择。

之所以是艰难抉择,是因为在一般人眼中,学业有成才算人生的正途,所有人似乎都不愿放弃进入这条道的人任何一点可能。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在兴趣和学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张广伟教练找来了,对庞伟的父母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对别的孩子,不练也就不练了,我不说什么,但是对庞伟,不让他练射击才是误人子弟。教练撂下的这句话对庞伟父母触动很大,也改变了他们对“误人子弟”的看法。

2000年,庞伟14岁了。9月份的一天,一个街坊对庞伟说:“你这么爱玩枪,干脆去练习射击得了。”这个提议委实让正庞伟兴奋莫名,玩具枪尚如此好玩且威风,况真枪乎?家长见状,通过一个叫霍红艳的教练找到了保定市第二重点业余体育学校射击中心的张广伟教练。“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练练呗。”当然,也只是“练练”而已,当庞伟在射击上花去大量心思后,直线下降的学习成绩也让父母很是不安。与大多数家长观念相仿,庞伟的父亲庞彦宏、母亲蔡东芳还是希望这个听话的孩子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庞伟这个孩子非常听话。眼看着自己刚刚摸到打枪的门道就要离开,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大人还是能看出来他是不愿意的。”庞伟姑姑庞艳春就这么一个侄儿,也见证了当年的艰难抉择。

之所以是艰难抉择,是因为在一般人眼中,学业有成才算人生的正途,所有人似乎都不愿放弃进入这条道的人任何一点可能。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在兴趣和学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张广伟教练找来了,对庞伟的父母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对别的孩子,不练也就不练了,我不说什么,但是对庞伟,不让他练射击才是误人子弟。教练撂下的这句话对庞伟父母触动很大,也改变了他们对“误人子弟”的看法。

在争夺奥运入场券的比赛中,庞伟在省队时的教练张胜阁和多名教练全程陪同,为庞伟制作了详尽的比赛,做了大量工作,这次,庞伟能够再次进入国家队征战奥运,与这些教练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庞伟是个的孩子。早年,他遇到了张广伟这样慧眼识才的伯乐。到了省射击队,张胜阁教练与他是师徒,也是朋友,对他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代名将王义夫也是庞伟的贵人。在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都有这么好的教练带庞伟。有了这些教练的精心安排,我们做家长的才会放心地把孩子交出去。”庞彦宏在电话里对三位教练心存感激。

2000年9月,出于乐观的预期,庞彦宏让儿子选择了退学的决定。回想起当年破釜沉舟的勇气,再看到现在爱枪的儿子已经在与枪的耳鬓厮磨之间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庞彦宏笑得十分爽朗。同时,包括三位教练的很多人,连同庞伟自己都相信他会在射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曾在一次接受记者访时表示过,他的偶像是王义夫,他的理想是做这位奥运冠军的接班人,北京才是冠军之路的开始。

2006年,庞伟於克罗地亚举行的萨格勒布世界锦标赛中与林忠仔和谭宗亮组合,并於男子团赛10米气的预赛压倒俄罗斯,以首名姿态晋身决赛,最终赢得金牌。在之后进行的男子个人10米气决赛以683.3环夺得金牌。12月2日,他在2006年多哈亚运,他再次与林忠仔和谭宗亮组合参与男子团体10米气小项,在决赛中,他们以1744环以4环之差胜南韩,赢得中国於该届亚运中的第6面金牌,当中,庞伟取得588环的成绩。3日后的男子团体50米小项决赛,庞伟与谭宗亮及徐坤以1682环赢得金牌,是庞於亚运中的第二次金牌。

郭文珺

19年,13岁的郭文珺进入了西安市军体校,举起了心仪已久的,但在最初的时候,她并没有表现出超人的天赋。2003年城运会上,发挥欠佳的她仅打了个第九名,文珺顿时心灰意冷,再加上她的年龄也不适合再继续打青少年比赛,队里就让她先休息调整一段时间。郭文珺在家里没呆多久,就出去打工了。在商场里的一个卖体育服装的柜台,郭文珺找到了一份售货的工作。打工不易,对于从8岁起便一直在队里过训练生活的郭文珺来说更是如此。上班不能迟到,下班不能早退,对老板要言听计从,对顾客还要赔上笑脸。艰辛的打工生活让小郭感觉到——训练虽然枯燥,但也是一种幸福。

“真的放下了枪,才知道有多么爱它。既然是真的热爱射击,那又为什么要放弃呢?”这样的念头反复在郭文珺的脑海中回荡。最终,度过近一年的打工生涯后。在家人和恩师黄彦华的鼓励下,郭文珺终于重新鼓起勇气,再度举起了心爱的。

再度踏进市军体校的射击馆,带着“既然决定回来,就一定要打出个名堂来!”的誓言,埋头苦练的郭文珺,很快便显示出了超人的射击天赋。对此,当了她八年教练的黄彦华深有感触。“这孩子不管从技术上还是比赛的状态上,都很不错,特别是心理素质上,自我控制特别好。各方面都是个练射击的好苗子。”

2006年3月,刚刚入选国家队不到半年,郭文珺便一鸣惊人,一举夺得气团体金牌、个人银牌,首次出国参赛就赢得满堂彩。以至于王义夫竟然公开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孩子,就是一块射击的料,她是一百年才会出一个的射击天才。”

王总教练的眼光果然独到。2008年8月10日,入选国家队仅2年多,首次亮相奥运会的郭文珺,便在队友任洁失手的不利情况下,时隔八年重新为中国夺回女子气金牌,也写下了西安奥运历史上一页辉煌的新篇章。 来源《西安晚报》

张湘祥

张湘祥从8年前悉尼奥运会男子举重铜牌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奖牌的色彩更加灿烂,王者回归。每个奥运冠军的背后都有着让人动容的故事,张湘祥也是如此。 一个只有25岁的老将,从17岁一战成名到后来因伤昏迷两天两夜,举重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就这样成为了张湘祥挥之不去的噩梦。好在,风雨过去见彩虹。因为热爱,举重带给张湘祥的果然还是快乐。一枚北京奥运会的金牌,这一刻,张湘祥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

小顽童17岁成名

张湘祥从小就没吃过苦,练举重纯粹是因为身体条件太好了。

张湘祥出生在福建龙岩,他的父亲张雨和是做装潢生意的,家境算是不错。幸福的童年在欢笑中度过,张湘祥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力量。“八九岁的时候,他就能提得动平常只有大人才能提的一桶水了,加上比较胆大调皮,因此从小就显得活泼,像个小顽童。”张湘祥的母亲黄玉曼说。

力气这么大,又调皮,得给他找个地方管起来。在启蒙教练朱日平的执著下,本来很心不甘情不愿的小张湘祥就这样走上了举重之路。从8岁进入龙岩少年体校练习举重,12岁时张湘祥就被北京体育大学的谢勇教练选入北体大竞技体校。1999年,张湘祥首次参加全国大赛一鸣惊人,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上独揽56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于是,他顺理成章进入国家队,并成为了国家举重队最年轻的选手。

一年后,2000年9月16日,年仅17岁的张湘祥踏上了悉尼奥运会的赛场,他最终获得男子56公斤级铜牌。一战成名,张湘祥成为了中国举重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奖牌得主。

少年英雄多磨难

悉尼奥运会归来后,就在张湘祥的实力再次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时,一个让他至今都胆战心惊的意外发生了。

2003年,张湘祥备战雅典奥运会时在训练中腰部受伤,医生在为他打封闭时将药水打到了他的腰椎里,张湘祥立刻陷入了昏迷,而这一昏迷就是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才有知觉,算是保住了命。”张湘祥回忆说,“醒了之后,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心理那关是怎么也过不去。”张湘祥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怀疑。

强势回归 再创辉煌

“举重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随着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明白了。我热爱举重,我要在举重台上证明自己,这难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吗?”张湘祥说。

就这样,2006年,张湘祥重新出发。当年就获得了全国冠军赛62公斤级亚军,2007年则拿到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然后就是最关键的奥运选拔赛。今年4月在泉州举行的选拔赛中,在自己的家乡父老前,张湘祥用3个第一宣告他的强势回归。

“现在的我和8年前已经不同了,这些年经历了太多,而我也长大了。”张湘祥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也将有可能退役。”昨天比赛结束后,张湘祥这样说,“如果离开举重并不是我对举重没有感情,而是想知道自己除了举重还能不能做得更多、更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