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物专区

涵江哪里有室内篮球场-第六界涵江区篮球联赛

石庭中心小学的历史沿革

涵江哪里有室内篮球场-第六界涵江区篮球联赛

学校历史悠久,创建于1915年,由黄绍昌先生倡议创办。

黄绍昌先生毕业于福建政法大学及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及高等师范硕士。历经福建政法大学教授、福建省实业厅秘书长等职。由于关心家乡教育,深知石庭人口稠密而无一所正式学校,在海外侨胞的支持下乃毅然举家迁回石庭,自任学校校长,校名为莆田县第七区小学学校租用石庭旗杆厝衍庆堂上下厅及上厅左边厢房一间,内埕全部、黄禹友民房五间为校址,并舍自己房舍等为办学之用。黄绍昌为名誉校长(1915、10——1919、01),陈栋候为第一任校长(1915、10——1916、01),陈丹如为第二任校长(1916、02——1919、01)。学制四年,(为初级小学),低中二班为复式教学。四年级为学校最高年级,学生均由私塾转入,全校学生20多人。学校于1915年春成立首届校董会,设常年校董30人(每年年捐大洋20元)、名誉校董为:萨镇冰、黄培松、王兆培、江春霖、张琴、关陈谟、林翰、吴台等社会名流担任。其中萨镇冰系辛亥革命时名人,民国时期为海军上将,任海军总司令等要职。担任石庭小学董事可称马首是瞻,威望卓著。

1919年2月至1925年1月学校更名为莆田县第七区石庭小学,校址照旧。黄绍昌为名誉校长(1919、02——1925、01)。学制六年(完全小学),一、二年级为单式教学(两班),中高年级为复式教学(两班)。学生数80多人。学校校董会有常年校董30人(每人年捐大洋20元),名誉校董:萨镇冰、黄培松、张琴、关陈谟、林翰、吴台。

1925年2月至1934年1月,学校更名为莆田县第七区私立石庭小学,原有校址扩大。借用衍庆堂下厅左右前厢房两间,天云亭扩大租用右厢房一间,另租用黄绍昌私房之大厅、福堂及左右厢房,并在石庭黄氏宗祠增设分校。校长为黄绍昌,分校主任为虞番茹(1925、02——1930、01)。学制六年,一至四年级各一班,高小复式班一班。分校初小一年级一班,学校校董会于1925年2月扩大,常年校董37人(每人年捐大洋20元)。名誉校董为:萨镇冰、黄培松、张琴、关陈谟、林翰、吴台、蔡瑄、黄玉树、林兆燕、宋敏增。

1934年2月至1942年 7月,学校更名为莆田县第七区江口镇私立绍昌小学。校址照旧,黄氏宗祠分校停办,学校并入总校,但另在田滕松竹梅祠堂开办幼稚园(一班)。学校校董会推选黄篱秋为首任校长(1934、02——1934、07),黄璇为第二任校长(1934、08——1942、07),学校校董会有校董56人(每人年捐大米三百斤),名誉校董为;萨镇冰、黄培松、张琴、关陈谟、林翰、吴台、蔡瑄、黄玉树、曾傅云、林兆燕、宋敏增。

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学校更名为莆田县江口镇石东石中联立国民学校。校址照旧,小学学制六年。田滕松竹梅祠堂幼稚园撤消。(幼稚园二个班级设在总校)。校长为黄璇(1942、07——1943、01)。学校董事会有常年校董76人,名誉校董为:萨镇冰、黄培松、张琴、关陈谟、林翰、吴台、蔡瑄、梁济川、黄祖汉、林兆燕、曾傅玉、黄景文。

1943年2月至1945年1月,学校更名为莆田县江口镇西南中心国民学校。校址照旧。校长黄璇。小学学制六年。学校开设幼稚园二个班级。学校校董会有常年校董76人。名誉校董为 :萨镇冰、黄培松、张琴、关陈谟、林翰、吴台、蔡瑄、梁济川、黄祖汉、黄兆燕、曾傅玉、黄景文、宋增敬。

1945年2月至1950年3月,学校更名为莆田县江口镇第二中心国民小学。校址照旧。校长黄璇。小学学制六年。学校开设幼稚园二个班级。学校校董会有常年校董76人。名誉校董为 :萨镇冰、黄培松、张琴、关陈谟、林翰、吴台、蔡瑄、黄祖汉、黄玉树、林兆燕、曾傅玉、黄景文、宋增敬。

纵观历史,石庭小学在1915年至1950年期间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简易到扩大,逐步拓展,迈步向前,黄绍昌、黄璇父子首创颙功。令人有口皆碑,赞之不绝。

绍昌先生英年早逝(详情见黄春元先生撰写的《怀念母校》全文中。俚人痛念绍昌先生半生心血艰难创学的功绩,经校董会开会决议改校名为石庭绍昌小学资以纪念。

绍昌殁后,子承父志,黄璇接任校长。黄璇先生毕业于福建省立师范,年青有为,管理有方,治学严谨。他注重寓教于乐,经常为学生举办文体活动,远足爬山;也时与其他学校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或举行测试时事比赛。他注重道德品质教育、亲绘壁画,在学校多处悬挂。抗战期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四十年代初期抗战紧要关头,他亲自演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他崇尚“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四维八德教育。

黄璇任校长后,身体力行,拆旧更新,自行动手,十分刻苦,厉行节约逐步扩展教室。学校因此从原无标准的校舍逐步形成一所初具规模,在江口镇颇具名气的中心小学校。

据黄文兰先生、黄春元先生回忆,学校30年校庆圣殿约在1945年8月上旬举行,张灯结彩,学校装点得一派喜气洋洋。巨幅横幅标语高悬“庆祝绍昌中心小学三十周年校庆及庆祝抗战胜利”。歌舞升平,十音八乐响彻四方,文艺节目丰富多彩,盛况空前。

“雄鸡一唱天下白”。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萧萧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人民接管了绍昌小学,学校更名为石庭小学。在党和的领导和关怀下,在石庭父老乡亲和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从此走上不断发展壮大的康庄大道。

1951年春,建新校前,因“绍昌小学”校舍不足,未能适应办学之需,1954年前俚人已酝酿建造新校事宜,经多方协商,确定在原址——“石庭绍昌小学”翻建新校舍——即现在涵江区石庭中心小学。建校时由石庭黄氏组建董事会,成员90名,常务董事16人。:黄文达(毛小丛),副黄文松(九尾)下设委员。接收海内外华侨俚人,黄氏家族的捐款,芳名立碑纪念。

1956年春,校长方燕荣,教导陈炳宗上书给请求提写校名。因国事繁忙,无暇提写,后由莆田军分区参谋长书写“莆田县石庭小学”校名,一直保存于今。

1956年秋,新校落成后,胡金凤为首任校长,时有学生600余人,因学校为完全小学,办学条件好,质量高,学生慕名而来,趋之若鹜。所以,每年都要举行高小招生入学考试。也因此,石庭小学也有中低年级的单班编制变成高小的多班学校。石庭小学的学生遍布江口镇半壁疆土。小学毕业报考初中,升学上线率达%以上。

1956年,为了解决乡亲子女上初中难的问题,在校内又设“文化班”是属于民办自费办初中之形式。

1958年时,石庭设管理区,学校升级为“莆田县石庭中心小学”管辖19个基层校,包括江口片的五星小学。从石庭比江口早些时间设学区看,当时石庭文化比江口发达了。后来再派副校长温新江、方联荣、林春新三人从事学校领导班子。

1959年中央落实“华侨政策”石庭华侨办学有功,董事会黄文达应邀赴京参加十周年国庆观礼。

1959年后,石庭文化班改为“莆田石庭农业中学”

1960——1961年国家暂时困难时期,全校师生(包括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开荒种植活动。建立农业基地——南坡山,搞小副业,增加收入,共度难关。但又不耽误学习文化课,可以说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当时造就一大批乡里杰出人才。

1962年莆田县教育局正式批准把原“莆田石庭农业中学”改为“莆田石庭华侨中学”任命吴鸿生为石庭华侨中学校长。陈国祯任副校长、陈庆瑞为教导主任,黄清和人总务主任,李天宝任团支部书记。小学部不变,桥中使用“石庭小学”一半地方,小学又一次开始借用附近民房办学了。

1963年——1964年学校文化体育生活丰富,教师“篮球对”“十音队”经常外出参加比赛演出。“十音队”在江口地区首屈一指,64年石庭教工的器乐合奏,“苦尽甜来”参加县职工文艺汇演荣获特等奖。

1966年,“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精”文化革命浩劫,十年非常风雨,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一度停课,学生散流社会,教学荒废,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厥如,造成十年荒芜,令人嗟叹。

1968年把“莆田县石庭小学”改为“莆田县五七学校”,是非颠倒,学校一片荒凉“四人帮”祸国殃民,践踏文化,可见一斑。

至结束,使拨乱反正又恢复原校名。

1969年学校实行准军事化训练,那时学生无心读书。

10年——16年,学校几乎成半瘫痪状态,教师无心教学,学生无心学业。

16年,打倒“四人帮”全校欢欣鼓舞。

1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教学,学生学习,正式走上正轨,社会青年又登校拜访老师,拾回期间遗落,荒废的文化知识。从此,石庭小学繁荣又振作了,又恢复了昔日的雄风。

18年,胡金凤官复原职,主持石庭小学校长工作。正值全国恢复高考,中考的底二年,在江口镇党委的主持下,于江口马埕旧**院举办补习班。石庭小学派林金标(番茹根)、陈庆瑞等教师义务为广大青年授课,时达数年之久。为将口地区培养大批大、中专人才。说到石庭小学业余免费为社会服务已有几十年光荣历史,早在新校建成后,胡金凤担任首任校长时,石庭小学积极协助业余教育,开展石庭片“扫盲”活动,提高全民素质。各生产队都有夜校,学生是农民。教师分配到生产队,负责夜校的组织和辅导,培训夜校教师,帮助夜校教师备课。

58年,在校内还办了夜校,由大队扫盲积极分子黄承祖、黄金富负责,学校指定黄玉祥老师专人协助。

19年,胡金凤校长退休,陈天顺主持学校工作。

1980年——1981年,莆田县恢复小学毕业生初招统一考试,石庭又重鼓前积极拼搏的风格,教师忙着搜集复习材料,印发复习提纲,毕业班学生晚自修,上夜课,千方百计提高毕业班的学习质量。每年初招都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学生,送入省重点中学莆一中、二中就读。

1980年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教师努力拼搏,教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生源越来越多,校舍拥挤为破于眉睫的问题,急待解决。1982年学校领导陈天顺、彭书锦等石庭宫董事会吁请海外侨胞筹资扩建学校教学楼,在爱国侨胞黄日昌、黄文华、黄文理、黄吓兴等海外侨胞的大力提携下,共筹集资金新币21.42万元.。1983年将大礼堂七间一层土木结构的教师及后操场两间石板教师拆涂,翻建成一座十四间教室的教学楼,用于初中部教学,小学仍租用棋花厝部分民房作为教室

1985年方中沛任校长,彭书锦任副校长,曾昭和、黄文书任教导。新领导班子为解决学校校舍紧张状态,决心继续打好侨牌,成立莆田县石庭学校国内董事会。正董事长暂缺,副董事长黄庆隆先生、孙忠孝先生、黄玉珠女士;常务董事黄庆隆、孙忠孝、黄玉珠、黄金寿、黄吓辉、黄吓松、黄文荣、方金荣、黄瑞麟等位先生担任;会计方金荣;出纳黄克亮。他们肩负对下一代教育发展的使命,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校领导与董事会不辞辛劳,拜访了一个个归侨。一片诚心,金石为开。打动了爱国爱乡的侨领黄文兰、黄文理、黄文华的心,海外华侨也专门为建校成立了“海外建委会”,以便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工作。海外建委会由印尼侨领黄文兰、黄文通、黄春元、黄文华、黄文衡、黄清云诸位先生;暨新加坡侨领黄文理、黄日昌、黄金华、黄克祥先生等组成。随着各方面工作的有序展开,国内也成立了监建组,由黄庆隆、黄玉珠、孙忠孝、黄瑞麟、曾昭和、黄克亮、方中沛、彭书锦、方金荣、李国珍诸先生组建。

1986年,在石庭牌兜脚下奠基兴工建造石庭侨中教学楼。

1987年,何远芳调入石庭小学任副校长。

1988年,石庭华侨中学教学楼竣工。

1989年,石庭华侨中学从原来拥挤的小学中搬迁到新楼。

1990年,何远芳调离,黄玉和任副校长。

1991年,方中沛校长荣休,黄玉和接任校长,李瑞芳任副校长兼江口学区会计;林光明主持学校德育处工作;李敏林、黄锦云主持学校教务处工作;黄绳涛主持学校总务处工作。

同月,“石西后埕村华侨为解决本地子女就学方便,筹资在后埕村新建了一座教学楼,后埕分校独立,正式命名为“江口后埕小学”

1992年,鉴于建设了近五十年的石庭小学教学楼教室已破烂不堪,学校领导会同石东、石西两村两委积极做好侨务工作,在爱国侨领黄文理、黄文华的大力支持下,筹资使万元,重建了二十间教室,便学生在宽敞明亮安全的教室内专心学习。

1992年,石西桥头外村华侨黄文兰、黄文华,惠及家乡子弟上学要横跨福夏公路,存在安全隐患,筹资将本村原生产队队址改建教学楼。

1993年9月,桥头外初级小学正式成立。

1993年香港同胞黄克绪先生,看到学校操场泥泞不堪,独资捐赠港币三万六仟元,修建了一块1000多平方米的水泥篮球场。

1993年9月后埕小学、西刘小学高小并入学校。1998年8月两校高小撤回原校。

1998年,侨胞黄锦龙先生感到以前驱车经福夏路时,一片原野,石庭小学红砖楼房远眺可见雄姿,而今两旁店铺林立,石庭小学已依稀难见,为海外归来游子能准确到达母校;乃费资十万余元,于公路旁建造牌楼一座,书“莆田县石庭小学”以资记认。

1992—1994年间,华侨黄文通、黄金瑞、黄锦文、黄玉添、黄志萍、黄富文、香港黄克绪、陈瑞凤、石西鸳鸯厝华侨基金会均踊跃献资为学校学生添置桌椅、教师办公桌,添置会议室桌椅,管乐队、礼堂音响设备,铺设石板路及浇灌幼儿操场均不遗余力。

1995年鸳鸯厝华侨为了家乡子女就学方便,集资建设了一座完整的小学,正式恢复为“陶青小学”。

1996年9月,鸳鸯厝子女返回“陶青小学”就学,减轻了石庭小学校舍不足的压力。

1998年,修建已五十多年的学校大礼堂,被白蚁蛀蚀严重,不堪重负。办公室所在的大楼前倾严重,办公大厅4根大梁裂痕明显,屋顶水泥瓦片年久变质松散,渗雨漏水,校舍已成危房。学校领导、石东村、石西村两委、学校华侨董事会十分重视,成立了石庭小学修建委员会(国内理事组)。由黄庆隆先生任理事长,陈瑞凤女士任副理事长,黄文同、黄崇书、黄中贵、黄玉水、黄德章、黄瑞麟、黄玉和、黄绳涛、黄玉明等诸位理事,并向海外发出了倡议书。董事长黄日昌先生得悉这一情况后,亲临学校视察,指示学校修缮要保持原貌,不宜更改。同时要求国内,充分发动群众力量。不管是一元还是一万元都是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并冀望国内最少要有三百户人参与捐资,修缮的不足之数由海外侨胞负责。这一倡议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踊跃响应。爱国侨领黄日昌、黄鼎荣、黄春元、黄文通、黄文兰、澳门黄春水、香港黄赛峰、黄玉祥,国内黄庆隆、陈瑞凤等社会各界人事及石庭父老乡亲同心协力共集资69.11万元。

1999年学校修缮工作正式开始。教学楼、礼堂、大门、围墙、厕所均整修一新,再焕光彩,重振雄姿。

2000年2月12日(正月初八),学校隆重举行大礼堂、教学楼、校门重修竣工剪彩庆典。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海外侨胞黄日昌董事长,黄文兰伉俪,黄春元伉俪,黄文华先生等均专程联袂返校参加盛会。莆田县政要:林文扬书记、卓金贤副书记、梁国镇副县长、陈文富人大主任、余文锦政协、教育局长程辉煌、江口镇党委书记王金炼、镇长邹荔平均莅临参加。校修建委员会理事长黄庆隆先生、陈瑞凤女士及所有捐资者应邀出席庆典。

会议由江口镇邹荔平镇长主持,黄玉和校长代表学校汇报修建工作情况,黄日昌董事长代表海外侨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卓金贤县委副书记代表县委县对海外侨胞,各界人士的热心助学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学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县、镇领导对捐资一万元以上的优秀者颁发了荣誉证书。爱国侨领,著名企业家,县、镇领导为学校重修竣工剪彩并向所有捐资者颁发了纪念品。会后,江口镇设宴招待爱国侨领及著名企业家等热心助学人士。

2001年9月,莆田江口桥头外初级小学并为学校教学点,2002年9月“桥头外教学点”撤并入学校。

2002年5月莆田市行政区域重新规划,江口镇隶属涵江区。校名更为“涵江区江口石庭小学”。由黄玉和继任校长,陈国徽、黄文和任教导。

2003年9月,涵江区教育局将石庭小学从江口学区中分割出来,升格为中心小学,原校名“涵江区江口石庭小学”更改为“涵江区石庭中心小学”。新一届中心小学的学校领导班子到任:张君超任校长,李向华任书记,黄玉和(分管石庭中心小学)和吴元华任副校长,董国雄任副书记,林义良任工会,黄玉麒任工会副,陈伟业任教导主任,陈国徽和黄文和任副主任。下辖后埕小学、陶青小学、西刘小学、赤港小学、东楼小学、丰山小学、厚峰小学、刘庄小学、梁厝小学等9所农村小学,共有学生3539人,教师169人。同时学校也进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

2005年9月,学校将后埕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撤并入石庭中心小学。教职工多达64人。12月张校长和李书记调离,由黄玉和副校长升任为校长,吴元华副校长升任书记。

2006年9月学校领导班子换届,黄玉和继任校长,吴书记调离由林国祥接任书记,董国雄和林光明任副校长,其他学校行政人员不变。学校将厚峰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撤并入石庭中心小学。学校学生数增至998人,设有教学班二十个;幼儿学生数341人,幼儿设有教学班十个。

2007年3月董副校长调离,陈伟业升任为副校长。

校 名 变 更 历 届 校 长 变 更

莆田县第七区第二小学 陈栋侯(1915.10-1916.1)

陈丹如(1916.2-1919.1)

莆田县第七区石庭小学 方锡连(1919.2-1921.1)

郭玑庭(1921.2-1925.1)

莆田县第七区私立石庭小学 黄绍昌(1925.2-1934.1)

莆田县第七区私立绍昌小学 黄篱秋(1934.2-1934.7)

莆田县江口第二中心国民学校 黄 璇(1934.8-1950.1)

莆田县石庭小学 翁鑫柏(1950.2-1950.3)

林金康(1950.4-1950.8)

俞国琳(1950.9-1951.2)

肖庆琳(1951.3-1952.2)

方永恳(1952.3-1954.8)

方燕荣(1954.9-1956.8)

莆田县石庭中心小学 胡金凤(1956.9-1968.10)

莆田县石庭五七学校 林春新(1967.8-1968.9)

黄元斌(1968.9-11.7)

黄中贵(1968.9-11.7)

方联荣(14.9-17.2)

陈天顺(17.3-18.7)

胡金凤(18.8-19.11)

莆田县江口石庭小学 陈天顺(19.12-1983.1)

黄文晋(1980.9-1983.8)

彭书锦(1983.9-1985.2)

方中沛(1985.3-1991.8)

黄玉和(1991.9-2002.4)

涵江区江口石庭小学 黄玉和(2002.5-2003.8)

涵江区石庭中心小学 张君超(2003.9-2005.12)

黄玉和(2006.1至今)

涵江区的经济概况

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32亿元,增长18.7%,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19亿元、129.10亿元、37.01亿元,分别增长6.4%、22.1%和11.4%,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8∶72.4∶20.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70亿元,增长35.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4亿元,增长19.9%;实现外贸出口创汇4.15亿美元,增长8.4%。实现财政总收入8.65亿元,增长18.4%,其中,地方级收入4.82亿元,增长30%,占财政总收入的55.7%,创历史新高,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12元,分别增长14.9%和14.1%。 新中国成立前

清代及其以前,境内工业以个体经营的手工操作为主,有打铁、织布、制糖、制盐、酿酒、陶瓷等行业,设备落后,体量微小,多数保留在低级水平。其中制盐业为明清时境内的支柱行业。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后,涵江逐步发展印刷、碾米、炼乳、机械等近代加工行业。民国时期,近代加工业虽有所进步,但规模不大。到新中国成立时,涵江工业企业总产值14.3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8%。

涵江工业基础较薄弱。1949年前,只有手工小工场,如打铁、小农具制作、粮油加工、土榨糖、制鞋(草鞋、布鞋)、手工织布、竹编、家具制作、炼奶、桂元干焙制和水果罐头加工等,多属家庭手工作坊及季节性生产,设备简陋,生产规模小。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对个体手工业、私营工业取公私合营、合作联营等形式。1953年,境内进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发展公私合营和合作联营工业。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1958年“”时,全民大办工业,涵江区域内发展一批莆田县属地方国营工厂,如莆田罐头厂、莆田造船厂、莆田玻璃厂、涵江粮油加工厂、涵江钢铁厂、涵江化工厂、涵江农具厂等。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有的国营企业转为集体,部分企业则合并或撤销。1966~16年,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乡镇企业得到发展。同时,原有国营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引进,逐步从手工操作为主,发展到机械操作,改善了劳动条件。

年建区后,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利用涵江地理优势和,进行一系列工业基本建设,工业发展跃上新台阶。1988年,涵江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发展个体、联合体经济以及“三资”企业。1990年,全区工业生产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实现由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型经济向以工业型和商贸型经济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变。 1992年后,区委、区制定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发展战略,工业以城市建设为依托,在全区范围内合理布点,区域内工业布局、工业内部行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技术结构和经济成份都发生很大变化。工业门类已拥有鞋革、纺织、服装、针织、电子、冶金、光学仪器、机械、化工、玻璃、造纸、印刷、食品、罐头、酿酒、木器、水产加工等,其中木雕工艺品、玻璃制品、母乳化奶粉、烤鳗、镀锌管等已成为拳头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三资”企业成为发展涵江经济新增长点,工业经济在区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至1994年,涵江区域内有中央、省、市及莆田县驻涵工业企业20多家,职工5000多人。另有区属工业企业7499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4家,镇(街)办工业企业21家,村办工业148家,中外合资、合作工业147家,城乡个体工业7179家。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15.6亿元(不含驻涵企业),其中全民企业占2214万元,集体企业5114万元,“三资”企业75084万元,城乡、个体工业73588万元,分别占工业产值1.42%、3.28%、48.13%、47.17%;年出口总值12961万美元。

1994年,涵江境内工业企业职工35009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1306人,占3.73%。工程技术人员336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务74人,占22%。

制定扶持工业发展20条措施,出台加强品牌、技术标准创建和推进自主创新3项鼓励政策,工业发展持续增速增效,支撑作用更加有力。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76.40亿元,增长23.5%;工业增加值122.65亿元,增长2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1%。2008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306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43.25亿元,增长25.1%;规模企业产销率和工业企业综合指数分别达到98.1%和218。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鞋革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4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增长26.6%。新增集友框业等8个省名牌产品,新增省著名商标3件,新增威诺数控等6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华昌首饰和新世纪电子分别主持起草全国千足金镶嵌首饰和全国覆铜板行业标准。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20.05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17吨标准煤,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比下降22.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9.9%和16.7%。 民国时期,农业是涵江主体经济,生产发展缓慢。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自然灾害频繁,境内缺乏水利设施,且耕作粗放,收成很差,年亩产稻谷只五六百斤。加上战乱不已,社会动荡,抓丁拉夫,苛捐杂税,迫使农民逃荒,农田荒芜,故农业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境内农业总产值仅.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2%,粮食总产量650万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145公斤,生猪存栏6500头,水产品产量195万公斤。

1956年,境内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底,农业总产值达63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1%,比1949年增长6.3倍。1958年,境内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出现“共产风”和浮夸风,农业经济陷入困境。从1961年开始,境内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取整改措施,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农业总产值达128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8.1%,比1956年增加2倍。“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农村批判“唯生产力论”,再次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良品种,境内农业仍然取得一定成绩。16年,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6%,比1965年增长64%,年平均递增5.1%;粮食总产量2.5万吨,生猪存栏2.4万头,水产品产量2340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扩大水产养殖业特别是鳗鱼的生产规模,开发性农业得到发展,农业由单一性农业型向综合性经营型方向转变。1983年,农业总产值2566万元,比16年增长22.2%,粮食总产量2.9万吨,生猪存栏2.8万头,禽蛋360吨,乡镇企业总收入1106万元。年6月建区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增加。1992年,粮食总产量超历史最高水平。创汇农业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两水”(水果、水产)“一菌”(食用菌)和畜牧业生产继续扩大,以鳗鱼养殖和滩涂养殖为龙头的渔业产值比重,由年的23%提高到1994年的73%。农业生产已从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化,从单纯经营种植业开始向牧、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贸综合经营转化,全区建成水果、奶牛、蔬菜、食用菌4个生产基地。1994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0.34%,比年增加4.14倍,年均递增19.2%。粮食总产量1.8万吨,水果总产量356吨,生猪存栏25316头,水产品产量1.2万吨。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67亿元,增长6.8%。农业“五新”技术大力推广,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万公顷,被农业部列为“2008—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增佳腾食品、红太阳精品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南香米业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完成股份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3年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加大,累计投资3344.2万元,用于中低产田改造、水毁工程修复等方面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实现投资6225.3万元,累计受益人口近10万人;投资7924万元,新修建农村道路76.9千米。60个试点村建设扎实推进,白沙坪盘村被列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县、庄边、萩芦、白沙4个集镇和35个村庄完成规划修编;荔涵大道等重点项目安置区加快建设,群众回迁工作顺利进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深入开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造福工程”搬迁226户1100人,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亿元,增长6.5%。荣膺“中国枇杷之乡”称号。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东南香”牌大米、东源水产品公司分别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和“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称号;萩芦国家级枇杷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莆兴农牧基地种肉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华林蔬菜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列入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超额完成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建设任务,林权改革、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工作进展顺利。 涵江商业文化底蕴深厚,自宋初开商埠以来,涵江商贸业活动便十分活跃,商路通达闽、浙、苏、沪、粤、港、澳等地区。明清时期为东部沿海商贸中心,尤以抗战时期更甚,涵江的商贸地位举足轻重。千年的商埠重镇养育出一代又一代善于经商、乐于从商、精于引商的涵江人。改革开放后,涵江人适时把握机遇、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在经济大潮中勇搏浪涛,大力发展商贸业,赢得了“小上海”的美誉。因水路便捷,也有“东方”之称。

涵江各项经济指标均居莆田市首位。2008年有在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2万人,分布在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省重点侨乡之一,有“海内一个涵江、海外一个涵江”之说,特别是拥有李文正、黄廷方等一批商界精英,侨力丰富,侨领实力雄厚,是涵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优势。现有三资企业366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1亿美元,其中规模企业达144家,是福建省外经贸十大县区之一。

涵江物流园正在向海西第一物流基地转变,物流配套日趋完善,辐射范围遍布国内各个城市及东南业、美欧等海外重要的商业节点,仓储容积不断扩大。涵江区内物流业十分发达,仓储容积率巨大。截止2008年12月,全区共有鸿达物流、祥宇仓储、名星仓储等物流企业33家,货运站53家,从事持证运输业共有956户,拥有营运性货车2339辆,总吨位9993.7吨,年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774.3万吨和88591.9万吨公里。

招商引资

积极组团参加省市多场重要招商活动,精心筹划组织4支招商小分队赴东南亚、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等地开展项目推介,引资工作再结硕果。2008年共签约引进项目93个,总投资89.96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项目74个,投资总额66.87亿元,分占新引项目的79.6%和74.3%;新批外资项目28个(含增资项目12个),合同利用外资1.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增长64.9%。成功签约引进投资达5.6亿元的华晶玻璃制品项目,促成华昌首饰1.2亿元扩建项目和新世纪电子4202万美元增资项目。90个区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4亿元,28个区级预备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237个区级跟踪督查项目完成投资38.7亿元,投产49个,完成投资9.8亿元;竣工57个,完成投资11.9亿元。

涵江区国土涵江区不动产登记需要哪些材料

 第十六条 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代理人明材料、授权委托书;

(三)相关的不动产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登记原因证明文件、不动产权属证书;

(四)不动产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等材料;

(五)与他人利害关系的说明材料;

(六)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其他材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