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物专区

阿塞拜疆f1-阿塞拜疆vs拉脱维亚

1991年苏联解体时,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

阿塞拜疆f1-阿塞拜疆vs拉脱维亚

1991年苏联解体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各自成为独立国家: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共15个国家。

至1991年12月22日为止,有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分别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已于2005年8月26日在喀山会议上宣布退出)、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

而格鲁吉亚则于1993年12月加入,于2008年8月宣布退出。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始终拒绝加入独联体。

扩展资料

苏联的疆域横跨东欧、中亚、北亚的大部分;陆上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并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及经济政策,由苏联***执政?[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了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世界进入到两极格局,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在1946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百度百科-苏联

前苏联有哪15个加盟国?

很多人都认为苏联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后就成立了,事实上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它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过程至少经历了2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资产阶级组织的临时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俄语意为"大会")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从资产阶级临时手中夺取,史称十月革命。革命后改国名为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简称苏俄.

十月革命后,原沙皇俄国境内的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为抗击共同的敌人,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怎样把前沙俄中的各民族国家的苏维埃联合起来(除波兰及芬兰外),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苏联及其加盟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变迁

俄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斯大林提出了一个叫做《关於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各独立共和国的相互关系》的决议草案,其中规定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作为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这明显是违反了承认民族自决与民族平等的俄共纲领的。更坏的是当格鲁吉亚***领袖起来反对时,斯大林用粗暴的组织手段铲除他们。此时的列宁正在病养中,当他得知消息后,立即写信给中央政治局,严厉批评“自治化”方案和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错误。列宁建议各苏维埃共和国接平等自愿原则一起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1921年11月,俄共(布)中央高加索局通过决议,要求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组成南高加索联邦。1922年2月,三国***召开统一代表大会,通过建立联邦的决议。1922年3月12日,三国代表签署了联邦条约,南高加索联邦就此成立。

1922年12月,全俄第十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南高加索联邦等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全权代表在联盟成立条约上签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联盟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共有三条:一、这个共和国一定处在边疆区,应同苏联的邻国有共同的边界;二、以自己的名称作为共和国名称的那个民族,在该共和国的人口应占半数以上;三、这个共和国人口总数应在一百万以上。因此,根据新宪法的规定,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由于斯大林膨胀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制约作用(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斯大林本人是格鲁吉亚人),苏联社会主义联邦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落入有名无实和严重变形的尴尬境地,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和“自由分离权”被束之高阁。苏联把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邦置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1940年3月31日,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不安。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也称摩尔多瓦),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但造成当地民族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的毫无限制地鼓励向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移入俄罗斯民族的政策。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被降格和并入俄罗斯联邦是苏联***和苏联不尊重当地民族意愿和违背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表现。它实际上是在当地居民对此事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随着1991年8月21日“8·19”事变的失败,苏联第一任总统(也是最后一任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辞去总书记职务,并宣布苏共自行解散。从1991年8月22日至11月6日所有加盟共和国的***和作为全联盟组织的苏共都停止了活动。

统一的国家随着苏共组织的垮台而轰然瓦解也是很自然的。1991年8月决定脱离苏联(虽然没有遵守法定程序)的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达维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爱沙尼亚,9月,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也决定独立。而在早些时候,1990年和1991年春天立陶宛、拉脱维亚、格鲁吉亚已决定脱离苏联(1991年9月6日,苏联委员会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这样,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已经事实上脱离了苏联。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脑签署协议,正式确认了苏联的已成现实的终结。

苏联解体前分裂成哪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爱沙尼亚、塔吉克斯坦、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

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解体历史背景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此时,苏联的特权阶层羽翼丰满。

据俄罗斯专家估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万人-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贪污腐败的盛行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苏共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此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但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同时引发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3]?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势崛起,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苏联解体分成哪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分成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共计15个国家。

1、东斯拉夫三国

指的就是位于东斯拉夫的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

2、波罗的海三国

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3、中亚五国

指的就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4、外高加索三国

指的就是高加索山脉以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

5、摩尔多瓦共和国

简称摩尔多瓦,是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首都基希讷乌。

扩展资料:

苏联解体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其作为与1917年十月革命一样对世界影响深远。

由此苏联解体引起了国际社会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高度关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几乎所有的西方学者和研究苏联的专家都不认为苏联会解体,包括时任乔治·布什在内的西方国家***与学者都对苏联在一夜之间解体感到意外。

西方当时并不希望苏联解体,当时美国中情局还对此召开了多次的紧急会议,美国卿贝克还专门带领代表团到莫斯科实地了解事态的发展。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与首都莫斯科等苏联各城市的民众对苏联在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的结果却表现得异常的平静。

对于俄罗斯来说(包括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外的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的解体是民族的灾难。

许多地区被抛入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化的加剧破坏了社会的整体性,国家及其结构和制度极为衰弱,贪污之风盛行,工艺技术、工艺复杂的生产以及整个科学学派的丧失使俄罗斯失去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俄罗斯被抛到“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中。文化水平受到影响,教育体系和卫生体系遭到破坏。

19年7月,独立报公布的家庭收支状况显示,十分之九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四分之一的家庭处于赤贫状态。到2008年俄罗斯的GDP才勉强超过1989年水平。

国家财富被以某种方式和在某种程度上被掠夺。独联体各国国家机关里贪污腐败程度超过了俄罗斯。在这11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曾经历过战争。原苏联地区成为了不稳定地区和局部军事冲突地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前苏联成员国有哪些?

苏联1922年底成立的时候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4个加盟共和国

1924年10月乌兹别克和土库曼成为加盟共和国

1929年12月塔吉克成为加盟共和国

1936年12月,外高加索分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3个共和国分别加入苏联,哈萨克、吉尔吉斯也成为加盟共和国

1940年3月,卡累利阿—芬兰成为加盟共和国

同年8月摩尔达维亚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分别加入苏联

至此苏联有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7月,卡累利阿—芬兰降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苏联15个加盟国的体制一直维持到解体

解体后,又分成了: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

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宣布国名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1990年6月宣布收复主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