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物专区

伦敦奥运会主火炬手

伦敦奥运会 比赛的时候火炬在哪?

伦敦奥运会主火炬手

与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点火方式不同,伦敦奥运会没有主火炬塔,也没安排主火炬手,而是由7名青少年点燃场地中央的204个铜花瓣,然后缓缓升起聚集到一起,最终燃烧成一团大火焰。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负责圣火环节的导演托马斯·赫斯维克在28日对记者说,每一个铜花瓣都代表一个代表团,奥运会结束之后,这些铜花瓣会交给204个代表团。

托马斯·赫斯维克还表示:“开幕式结束以后,为了不影响随后在主体育场举行的田径比赛,被安放在场地中央的圣火将会被转移到体育场南部的小山坡。”

中英交流大使并身兼伦敦奥运会火炬手的是谁?

是李冰冰。

2012年6月8日,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在其官邸为李冰冰颁发“GREAT英中文化交流大使”证书。李冰冰也成为继贝克汉姆等名人之后又一位Great活动的形象代言人。图文吴思田为李冰冰授衔。

同时,伦敦奥组委也宣布,李冰冰将成为伦敦奥运会的火炬手,7月6日她将赶赴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城之一的剑桥传递火炬。图为李冰冰在传递火炬:

伦敦眼详细资料大全

伦敦眼 (The London Eye) ,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首座、同时截至2005年最大的观景摩天轮,为伦敦的地标及出名旅游观光点之一。

伦敦眼于1999年年底开幕,当时赞助商还是英国航空公司因此又称千禧之轮,总高度135米(443英尺)。伦敦眼共有32个乘坐舱(由序号1排列到33。因为宗教忌讳,没有13号),因舱内外用钢化玻璃打造,所以设有空调系统。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25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伦敦眼”为庆祝新千年而建造,因此又称"千禧摩天轮"。乘客可以乘坐"伦敦眼"升上半空,鸟瞰伦敦。“伦敦眼”在夜间则化成了一个巨大的蓝色光环,大大增添了泰晤士河的梦幻气质。伦敦眼还为2015英国大选亮灯,红灯代表英国工党,蓝色代表保守党,紫色代表英国独立党,**代表自由民主党。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伦敦眼 外文名 :The London Eye;Coca-Cola London Eye 地理位置 :英国伦敦兰贝斯区泰晤士河畔 其他名称 :千禧之轮(Millennium Wheel) 设立时间 :2000年3月建成及对外开放 高度 :135米(443英尺) 认证荣誉 :2003年英国女王企业奖 ? :2000年英国菲利普亲王设计师奖 ? :2000年入围斯特林奖 所属城市 :伦敦 所属国家 :英国 最佳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建议游玩时长 :2小时 门票价格 :成人票26.5磅学生票15镑 行前必读,景区介绍,关键信息,如何到达,景点美图,历史沿革,建筑结构,管理概况,由来,地标,详细参数,轶事新闻,奥运火炬,为英国大选亮灯, 历史沿革 伦敦眼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年而兴建的,原定获准运作5年,由于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的英国“伦敦眼”摩天轮2000年建成开放的第一年,就吸引世界游客300万人次左右,伦敦旅游市场经济效益增加了10%,同时还带动伦敦旅游就业约1万人,截至2002年7月,伦敦眼已累积总乘坐人次达850万。当地市议会于是决定长期保留伦敦眼。 伦敦眼的车轮型设计隐喻著二十世纪末和时间进入新千年,是一个夫妻建筑师团队Did Marks和Julia Barfield的视野。在2000年,当时英国航空公司还是主要赞助商,这一建筑被称为千禧之轮。直到2005年11月英航仍与另两家公司控股。之后默林集团公司买下管理权并设立了可口可乐伦敦眼有限公司经营。 “伦敦之眼”的构想可追溯至1993年《泰晤士报》所举办的一场竞赛,该报要求参加者提出庆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计画,两名建筑师异想天开的率先提议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轮。这项计画激发了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艾林的想像力,决定出资使其付诸实现。 伦敦眼(图2) 伦敦之眼的创造者是马克与巴菲而德这一对夫妻建筑师,在1993年首次提出这个构想,原本是为了参加《泰晤士报》和建筑基金会在伦敦所举办的一场公开竞赛,征求庆祝千禧年的新建筑设计。要在伦敦打造一座大型的新建筑,必须经过公开咨询的过程,不但旷日费时,而且程式复杂,不过马克和巴菲而德取得了非常坚定的共识,认为这座建筑应该马上进行。 建筑结构 对摩天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体积,最美妙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竟可以稳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两支从陆地延伸过来的支架,将承担摩天轮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条巨型钢索防止其倒塌;这些支架与钢索的地桩将打入地底180英尺的深处,确保全全无虞。 这类建筑物理论上会受到一些潜在的破坏性力量影响,例如摩天轮可能满载八百名游客却突然遭遇强风,这些变数都要列入计算并加以补强防范。在一般静止的建筑物中,这类的计画已经极其复杂,再加上摩天轮会周而复始的旋转,使得计算上的困难度真是前所未闻。 它被誉为数学上的奇迹;工程师透露,建造这座摩天轮所需的电脑计算能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建筑。“伦敦之眼”重1600吨,横躺在浮于河面的一个平台上建造,原本预定9月初立正就位,并于次年1月开放大众搭乘。直到接近完工阶段,负责建造的工程师才有信心揭露,他们在设计建造时比原先估计多做了几百万次的计算,以确保其安全性。 伦敦眼与河对岸庄严的大本钟形成极大的对比 摩天轮在建造过程中出现多次障碍,使批评者称其为“不幸之轮”。首先是高度比原先预定的减低了45英尺,以减少兴建时间;各种技术问题与安全上的隐忧,使得直立的工作被迫顺延。 然而,这些问题与设计及建造上的成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样一个史上最大技术最艰难的摩天轮,竟然在16个月内就完成了设计与兴建工作。 设计经理汤姆森说:“任何这么庞大的东西都会受到风力与温度的影响,更何况它还要旋转,使得金属疲劳的问题也要列入考量。当这些因素随着摩天轮的长度宽度而持续改变,产生了你无法想像的史上最复杂建筑问题。” 管理概况 "伦敦眼"是伦敦最吸引游客的观光点,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世界最大摩天轮"伦敦眼"将会永久成为伦敦的地标。 高135米的"伦敦眼"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年而兴建的,原定获准运作5年,但是"伦敦眼"的拥有者希望让它继续运作下去。 拥有"伦敦眼"部分权益的英国航空公司说,已经有超过850万人次乘坐"伦敦眼"升上半空,鸟瞰伦敦。"伦敦眼"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付费观光点。英航说,这个1500吨重的建筑可以维持至少50年。 不过,"伦敦眼"是世上最大摩天轮这项荣誉将维持不了多久。美国休闲城市和中国的经贸中心上海已经计画兴建更巨型的观光摩天轮。

这个千禧摩天轮,由平台处的两座马达带动旋转,有32个封闭座舱,每舱可容纳25人,舱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提供通风、照明和通讯系统的电力。游客在“伦敦眼”中半个小时就可到达城市中心上空俯瞰城内的壮丽景色,可以欣赏超过55处美不胜收的画面,每到一处还有附有解说。夜间的伦敦眼更有一种梦幻气质,巨大的蓝色光环把泰晤士河映衬得更加美丽。 由来 “伦敦眼”是伦敦最吸引游人的观光点,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摩天轮(后来有六个摩天轮超过了它,是伦敦的地标。 伦敦眼(图1) 高135米(443英尺)的“伦敦眼”到2015年,伦敦眼已接待游客近6千万人次。 地标 拥有“伦敦眼”部分权益的英国航空公司说:伦敦地方当局批准让它成为永久地标。这项决定还需要等待伦敦利文斯通和英国 *** 的批准。自2000年3月开放之后,已经有超过850万人次乘坐“伦敦眼”升上半空,鸟瞰伦敦。“伦敦眼”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付费观光点。英航说,这个1500吨重的建筑可以维持至少50年。坐在伦敦眼上可以鸟瞰伦敦的全貌。 详细参数 “伦敦眼”实在是个疯狂的城市创举。一个摩天大转盘,高达450英尺(135米),共有32个乘坐舱,全部设有空调并不能打开窗。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16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带着明显的场气息,在南岸落地,调皮地与严肃的古迹建筑群面对面。 夜晚的伦敦眼 因为觉得它造价甚巨,所以有很多人不喜欢它。尽管如此,但它仍抹不去一股廉价的气息,太“不像”伦敦了。但不少市民欢呼雀跃,觉得实在是“太好玩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攀上去,换个角度看看自己的城市。当然,更重要的事实是,它每天不停地转啊转啊,卷进了成千上万的观光客,已名列伦敦各旅游点榜首,为伦敦旅游业赚进了天文数字的收入。 “伦敦眼”为庆祝新千年而建造,在建成当时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旋转建筑物,装配起吊的难度可想而知。据说所有部件都用驳船运到泰晤士河,在河上搭建了临时平台,把转轮放倒装配。竖起来之前,它在泰晤士河上摇摇晃晃了一周,把全城人的心都吊了起来。它由搭乘平台处的两座马达带动着旋转,有16个封闭座舱,每个舱可容纳16人。座舱里装着太阳能电池,提供通风、照明和通讯系统的电力。为了保证在强风下的稳定性,有10米长的外支架连线到转盘的轴心并锁定在地面上。 这样,进入“伦敦眼”的人,就可以在半个小时的旋转中,到达城市中心的上空,俯瞰方圆25英里范围内的壮丽景色,其间还可以听到解说一一介绍进入视野的主要地标。 “伦敦眼”在夜间则幻化成了一个巨大的蓝色光环,大大增添了泰晤士河的梦幻气质。 设计师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是为迎接新千年的活动设计的,它应当能代表千年交替,能带人们到没有去过的地方,因为人们都喜欢看地球在自己脚下的样子,不论是从山上看,还是从高楼上看,看地球像织锦一样在脚下展开实在是一种乐趣。” 这个千禧摩天轮将会如磁铁一般吸引数百万来到伦敦的游客,使他们从大本钟跨越西敏桥来到南岸。 伦敦眼·辉煌 这座千禧年之轮有32个25人座的封闭座舱,带着乘客“飞”在这个首都中心的上空:25分钟的过程中有相关解说并把视野内的主要地标介绍给乘客。曾有人建议赋予摩天轮一些象征性意义,如“生命的轮转”、座舱“象征著光阴本身的每分每秒”等等。这座当时举世最高的观景摩天轮为伦敦旅游业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轶事新闻 奥运火炬 2012年7月22日,17岁的英国极限运动员、伦敦奥运会火炬手阿米莉亚·亨普勒曼·亚当斯在“伦敦眼”上展示奥运火炬。当日,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继续在伦敦进行。 为英国大选亮灯 当地时间2015年5月7日,英国伦敦,伦敦眼为2015英国大选亮灯,红灯代表英国工党,蓝色代表保守党,紫色代表英国独立党,**代表自由民主党。

七个点燃奥运火炬的是谁

备受世人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已经在伦敦碗落下了帷幕。在最受关注的主火炬点燃过程中,七名英国年轻人共同承担了这项任务。此前各家媒体一直在猜测主火炬手的身份,但直到最后秘密才被揭晓,但没有人知道这七名年轻人到底是谁。现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为大家揭晓了他们的身份。

这7名从英国老一辈运动员手中接过火炬的年轻人分别是:

17岁的海员卡勒姆-埃尔利耶,

18岁的医学专科学生乔丹-杜克吉特,

16岁的短跑选手迪齐尔雷-亨利、

18岁的欧洲青少年短跑冠军卡蒂-凯尔克、

19岁的世界级赛艇运动员卡梅隆-里奇、

18岁的标枪运动员艾丹-雷诺尔德斯

以及19岁的中距离跑田径运动员阿德勒-特蕾西。

伦敦当地时间0点18分,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全世界宣告了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开幕。随后,贝克汉姆乘船护送奥运火炬进入伦敦碗体育场,0点36分,终于,火炬被交到了7名年轻运动员的手中,他们来到了花瓣形状的物体中央,一同点燃了面前的“花瓣”,只见被点燃的“花瓣”冉冉升起,最终聚拢成为圣火坛的形状。熊熊圣火异常耀眼夺目,座无虚席的“伦敦碗”体育场里八万名观众的欢呼和激动进入了如痴如狂的境界。他们也正像本届奥运会的口号中所说的一样,似乎是与“激励一代人”的口号的完美辉映,毕竟,它是由英国的年轻人——新的一代点燃的。”

陈鲁豫是谁

陈鲁豫

陈鲁豫,10年6月12日生于上海,成长于北京,中国内地主持人。

1993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之后在中央电视台担任《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1994年获“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主持《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和《神州博览》节目。她还参与主持凤凰卫视如香港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大选等新闻直播节目,1998年4月,陈鲁豫担任资讯节目《凤凰早班车》主持人。2002年凤凰卫视专为鲁豫量身打造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被《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2010年入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2013年8月1日,担任安徽卫视语言竞技类秀《超级演说家》的导师和总监制。2014年10月4日,担任北京卫视语言竞技类秀《我是演说家》的导师。2015年3月21日,鲁豫担当导师以及总监制的安徽卫视语言竞技类秀《超级演说家第三季》播出。2016年4月22日担任北京卫视读书日特别节目《豫荐·读书日特别节目》主持人。2017年1月,在传媒内参主办的2016年度“指尖综艺榜”的获奖榜单上,陈鲁豫获得2016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电视操盘手”;2月15日担任东南卫视《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第二季主持人和总监制。2019年10月,担任“2019中华**环球大赛”评委。

中文名:陈鲁豫

外文名:ChenLuyu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星座:双子座

血型:AB型

身高:164cm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0年6月12日

职业:主持人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代表作品: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主要成就:入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

2016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电视操盘手

祖籍: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

姓名来历:“豫”“鲁”分别是其父、母祖籍

个人经历

陈鲁豫小学毕业于北京中古友谊小学,初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中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92年,还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读书的陈鲁豫参加北京市申办英语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第一名,紧接着直接进入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担当主持人。

1993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88级。

1994年,获“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

1996年,从央视离职,加盟凤凰卫视,成为《鲁豫有约》主持人,并主持《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和《神州博览》节目。其间她还参与主持凤凰卫视如香港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大选等许多重大新闻直播节目。

1998年4月,陈鲁豫担任新创资讯节目《凤凰早班车》主持人。

2002年,凤凰卫视专为鲁豫量身打造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2003年1月1日,出版第一本个人著作《说出你的故事》,9月,出版第二本著作《鲁豫有约-心相约》。

2006年,在都市麻辣爱情贺岁喜剧**《爱情呼叫转移》中客串演出,本色出演片中主持人一角。

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落户湖南卫视,更名为《快乐心灵-鲁豫有约》。

2008年8月,陈鲁豫担任北京奥运圣火四川最后一站成都的035号火炬手。

2010年1月1日,《鲁豫有约》正式进驻安徽卫视,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2012年,陈鲁豫在赫特福德担任伦敦奥运会火炬手,并举办了一期鲁豫有约以“《鲁豫有约》GREAT英国行”为主题的节目,聚焦英国,走访最热奥运之都。

2012年10月,陈鲁豫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喜爱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2013年8月1日,语言竞技类秀《超级演说家》在安徽卫视播出,陈鲁豫在节目中任“导师”兼任《超级演说家》总监制。

2014年4月4日,担任安徽卫视语言竞技类秀《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导师和总监制。6月7日,担任旅游卫视原创明星夫妻旅行成长秀节目《鲁豫的礼物》主持人和总监制。10月,担任北京卫视语言竞技类秀《我是演说家》的导师。

2015年3月21日,鲁豫担当导师以及总监制的安徽卫视语言竞技类秀《超级演说家第三季》播出,由陈鲁豫、金星、乐嘉、窦文涛四位名嘴担任第三季导师。8月28日,语言竞技秀《我是演说家第二季》播出,鲁豫担任导师率领“豫花园”争夺语言魁首。

2016年4月22日,担任北京卫视读书日特别节目《豫荐·读书日特别节目》主持人。4月29日,担任旅游卫视原创明星夫妻旅行成长秀节目《鲁豫的礼物》第二季主持人和总监制。7月8日,担任北京卫视语言竞技类秀《我是演说家》第三季导师。8月26日担任东南卫视《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第一季主持人和总监制。

2017年2月15日,担任东南卫视《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第二季主持人和总监制。

2019年10月21日零点,《豫见后来》第一期的人物访将在优酷播出。《豫见后来》是由优酷和能量公司联合出品的全新纪录式访谈节目,主持人鲁豫和节目组用外景纪录加访谈的方式,真实、具象、有温度地记录当年全民关注的焦点人物在关注浪潮退却后内心的波澜起伏。这次鲁豫充当观察员和记录者,去探寻一个个关于温暖、救赎、成长、爱与被爱的故事。

个人生活

“鲁”“豫”分别是其父母的祖籍。“鲁”为山东,是其母亲的祖籍;“豫”为河南,是其父亲的祖籍。

鲁豫13岁时结识初恋男友朱雷,1989年,两人一同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他们在大学毕业前夕分手。

1995年,鲁豫远赴美国留学期间嫁给了一位美国人。

1996年,她携夫回国加盟凤凰卫视。

1999年,陈鲁豫宣布离婚。

2002年,陈鲁豫、朱雷在香港红棉道婚姻注册中心登记结婚。

主要作品

参演**

爱情呼叫转移-2006

出版著作

社会活动

2008年5月,陈鲁豫在“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前往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绵竹等地访,并联合演艺界人士携带救援物资探望当地灾民,为灾民搭建帐篷,并以个人名义向中华慈善总会捐出人民币15万元为四川大地震灾民赈灾。

2008年5月30日,主持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凤凰卫视、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和成都电视台承办,新浪网独家网络协办的《以生命的名义》四川省抗震救灾特别节目。

2010年7月18日,受邀成为唐山城市形象大使。同年,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作为参演人员,陈鲁豫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

2014年8月,受邀出席2014年APEC女性领袖峰会。11月,博鳌亚洲论坛在迪拜举办金融合作会议,开幕仪式由陈鲁豫主持。金融合作会议是博鳌亚洲论坛为促进亚洲各国之间、以及亚洲与其他地区之间金融合作而设立的一个专题性系列年会。

2015年1月,受“太和观一心一德为善乐慈善晚会”主办方邀请远赴新加坡为晚会站台主持,与众多艺人为慈善发声。8月,受邀主持北京申冬奥特别直播节目,与短道速滑名将杨阳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全程直播。

2016年,连任第七届基金会理事。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陈鲁豫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会装傻的主持人”,多年的访谈节目经历让她擅长于面对面的倾听与沟通,她可以做到,只要嘉宾愿意说话,她全程一声不吭,让嘉宾自由发挥。能克制表现欲,不去打搅被访者,这样的主持人,才是一个真正好的访谈主持人(《鲁豫有约》负责人郭志成评)。

秀节目中,陈鲁豫是一个平和的导师,她通常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学员进步。访谈节目中,陈鲁豫也是一位非常愿意欣赏对方的主持人。而在公司管理中,陈鲁豫很严格,但“并不严厉”(扬子晚报评)。

鲁豫如同一个正能量磁体,吸附嘉宾的正能量,她懂得放低身段,把自己当成一勺配料,于轻谈漫语之间,让被访者舒服自在的敞开心扉,乐意掏出沉淀心底多年的体悟之谈。她所传递的感悟,一方面满足节目讲述故事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另一方面诚恳的表达应有的态度和主张,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她主持的《鲁豫有约》一直被称为业界良心,并被《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中华网评)。

历届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

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36年柏林,德国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此后,火炬接力成为每届奥运会的一部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

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931年1500米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被选为最后一名火炬手。1936年8月1日,他高举着火炬跑进主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塔。

第1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48年伦敦,英国

1948年伦敦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开始于7月17日,历时13天,途经希腊、意大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英国。

为了体现当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和平的主题,在从奥林匹亚到伦敦的接力过程中,举行了很多体现和平象征意义的活动。如第一位火炬手季米特洛在接过火炬之前脱下军装,放下武器,换上运动服开始传递圣火等。

第1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52年赫尔辛基,芬兰

1952年6月25日,芬兰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并第一次使用飞机将火种从雅典空运到丹麦。从丹麦经瑞典到达芬兰的路程用了跑步、骑马、自行车和独木舟等传递方式。火炬接力历时25天,由3372名火炬手完成传递活动。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56年墨尔本,澳大利亚

墨尔本奥运会圣火于1956年11月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350名火炬手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沿途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在雅典的卫城两名战士身着战装在传递路线上挡住火炬手的路,只有当火炬手说“圣火是我从奥林匹亚带来的”才允许通过。

圣火火种被存放在两个火种灯里飞往澳大利亚。中途在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和雅加达举行了庆典仪式。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当时奥运史上行程最长的火炬接力活动。总距离约20470公里(包括航空距离),实际传递距离4912公里,火炬手数量3608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世界青年田径冠军罗恩?克拉克。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奥运会火炬接力。

由于1956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因此还举行了从奥林匹亚至斯德哥尔摩的火炬接力。途经丹麦抵达瑞典,共有33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其中约有160名骑手。

第1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0年罗马,意大利

1960年罗马奥运会圣火于8月1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再到齐娥港口,乘船运至意大利的锡拉库扎市,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罗马的传递。

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4年东京,日本

1964年8月21日,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种通过飞机运载前往日本,途中经停伊斯坦布尔、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和台湾,并举行了展示活动。

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8年墨西哥城,墨西哥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新大陆”。为此圣火由希腊的驱逐舰“纳瓦里农”号运送到哥伦布的诞生地意大利热那亚市。

圣火穿越大西洋,沿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航行。在维拉库兹,由17名火炬手在海中接力将火炬传到岸上。2778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活动。西班牙航海家的后裔恩里克塔?巴西里欧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点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

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2年慕尼黑,德国

12年7月28日,慕尼黑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穿越7个国家抵达慕尼黑,沿途受到热烈欢迎。当圣火进入奥地利时,一架直升机向火炬接力的路上撒放鲜花。贯穿5532公里的接力活动使用了自行车、摩托车、马等传递方式,并第一次有残疾人使用轮椅进行传递。

第2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6年蒙特利尔,加拿大

蒙特利尔奥运会圣火于7月1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希腊火炬手传给加拿大火炬手后,通过传感器将圣火的热能转换成电波并经卫星传至加拿大,然后使用激光在蒙特利尔点燃火炬。火炬接力只进行了5天,1214名火炬手参加了传递活动。为了表示对奥运圣火发源地的崇敬,使用了橄榄油作为火炬的燃料,并第一次由一对男女手举火炬跑入奥运会场共同点燃火炬塔。

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80年莫斯科,苏联

莫斯科奥运会圣火于1980年6月19日在奥林匹亚点燃。传递活动历时31天,行程4915公里,途经了4个国家。

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年洛杉机,美国

年奥运会圣火于5月7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于雅典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火炬接力商业化的做法,没有举行雅典境内的传递活动,圣火火种由直升机运到雅典后直接飞往美国纽约。

5月8日在纽约举行欢迎圣火抵达美国的仪式后开始传递活动。火炬接力历时83天,穿越33个州,到达美国41个城市,由3636名火炬手完成传递。这一届奥运会的火炬手是第一次用公开选拔的办法产生的。

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88年汉城,韩国

汉城奥运会圣火于8月2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完成雅典火炬接力后,圣火用飞机从希腊运送到韩国南端的济州岛,然后用船运到釜山。火炬接力历时26天,前往全国所有地区。传递方式包括跑步、骑马、船、自行车、飞机和摩托车。火炬接力里程全长15250公里,有1469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92年巴塞罗那,西班牙

巴塞罗那奥运会圣火于1992年6月19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炬接力历时51天,全长6307公里,途经652个城镇,包括所有自治区首府和奥运会的分赛场。

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96年亚特兰大,美国

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历时92天,这是奥运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火炬接力活动。圣火到达了美国重要的城市并途经许多村镇。火炬手选拔以“社区英雄”为主题,通过公开选拔产生。13267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

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希腊举行圣火交接仪式后,途经11个大洋洲国家抵达澳大利亚。13300名火炬手将圣火传遍澳大利亚。

点燃开幕式主会场火炬塔的火炬手凯茜?弗里曼是澳大利亚原著动员,曾在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并在随后举行的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0米金牌。为了反映火炬设计的元素—火、水、土,组委会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了弗里曼浮出水面的效果,并在水中点燃了主火炬塔。

悉尼奥运会火炬接力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最成功的一次。由于良好的宣传工作和对商业化的控制,创造了火炬接力神圣、美好的形象。沿途公众对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热情不断高涨,待圣火抵达悉尼之际,上百万的悉尼市民走上街头,欢迎圣火的到来。火炬接力空前的调动了澳大利亚人民的自豪感。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4年希腊,雅典

根据本届奥运会“奥运回家”的主题,雅典奥运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在五大洲进行的传递,前往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和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以感谢这些城市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贡献,并将奥林匹克圣火第一次带到非洲和南美洲。途经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埃及、南非、巴西、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瑞士、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典、芬兰、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希腊,总距离7.8万公里,历时78天,传递火炬手12102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希腊籍帆船运动员尼科拉奥斯?卡拉马纳基斯。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北京,中国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传递梦想”为口号,前往五大洲(国家、地区)的21个城市,并在境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传递,还将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传递时间为130 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是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将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谱写辉煌的篇章。第一名火炬手是奥运飞人刘翔。

往届奥运会 传递距离 途经国家和地区 传递天数 火炬手总数

1936柏林奥运会 3,187公里 7 13天 3,331名

1948伦敦奥运会 3,365公里 7 13天 1,416名

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 7,870公里 4 25 3,372名

1956墨尔本奥运会 20,470公里 2 21天 3,608名

1960罗马奥运会 2,750公里 2 14天 1,529名

1964东京奥运会 26,065公里 12 51天 5,244名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 13,620公里 5 51天 2,778名

12慕尼黑奥运会 5,532公里 7 30天 6,000名

16蒙特利尔奥运会 775公里 2 5天 1,214名

1980莫斯科奥运会 4,915公里 4 31天 5,000名

洛杉矶奥运会 15,000公里 2 83天 3,636名

1988汉城奥运会 15,250公里 3 26天 1,469名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 6,307公里 2 51天 10,448名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27,890公里 2 92天 13,267名

2000悉尼奥运会 27,000公里 13 127天 13,300名

2004雅典奥运会 78,000公里 27 78天 12,102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