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物专区

什鲁斯vs彼得堡-什鲁斯vs彼得堡联

达尔戈梅斯基作的第一部歌剧叫什么?

什鲁斯vs彼得堡-什鲁斯vs彼得堡联

达尔戈梅斯基(1813~1869)于1817年随其家定居彼得堡。自幼在家接受音乐教育,后靠自学成为音乐家。1831~1843年供职于司法部。1834年结识格林卡,遂决意业余从事作曲。1839年模仿法国正歌剧作第一部歌剧《埃斯米拉达》,于1847年上演失败。1844~1845年在巴黎接触了轻妙优雅的法国音乐,加强了创造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信念。1855年所作俄罗斯民族歌剧《水仙女》,是继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之后,进一步奠定了俄罗斯民族歌剧的传统。晚年致力于俄罗斯音乐协会的活动,指导五人团等年轻——代作曲家,并协助创办彼得堡音乐院。所作的未完成歌剧《石客》(1872年由居伊续成),是一部著名的划时代的实验作品。尚作有管弦乐曲、讽刺诙谐歌曲《九晶文官》等。

夜莺这首歌主题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

夜莺的羽色并不绚丽,但其鸣唱非常出众,高亢明亮、婉转动听,音域极广。与其它鸟类不同的是,夜莺是少有的在夜间鸣唱的鸟类,故得其名。为此,其美丽的歌喉常入艺术家的法眼,其一便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夜莺变奏曲》。这首钢琴曲是格林卡在1833年根据俄罗斯歌曲作家阿拉比耶夫的歌曲《夜莺》创作的。主题旋律根据俄罗斯民间音调写成,朴素生动。四个变奏中,主题旋律以不同面目在不同声部出现。引子宽广响亮,从强到弱。主题在二段体中呈现:优美纯朴的行板,由慢而快,俏丽活泼。第一变奏引出夜莺啼鸣。第二变奏继续模仿夜莺的鸣叫,摇曳飘忽,灵动不居。第三变奏如歌的旋律犹如对唱。第四变奏凸显舞曲形式,主题在高低声部交替出现,坚定有力。尾声逐渐增速,最后以丰满响亮的活泼和弦结束全曲。

提供/视觉中国

格林卡是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奠基者。1804年诞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幼年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从庄园的乐队中熟悉了许多俄罗斯民间音乐和外国作曲家的作品。13岁到彼得堡一所学校读书,不断从事音乐研究,学钢琴、研究音乐理论,1833年赴维也纳与柏林学习作曲。此后他与普希金等人士交往,大大促进了他的创作发展。为了发展俄罗斯音乐,他曾先后游历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他用俄罗斯音乐写出的民族风格歌剧包括《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这两部歌剧创立了俄罗斯民族乐派,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英雄的性格。格林卡还创作了几十首钢琴曲和80余首抒情独唱曲等。他于1857年2月3日病逝于柏林,享年53岁。

在格林卡的早期作品中,为数最多的是浪漫曲,这些浪漫曲基本上没有摆脱当时城市浪漫曲感伤主义的传统主题和调性,《夜莺》便是其中之一,其根据阿拉比耶夫1817年在牢狱中因思念恋人科尔萨卡瓦而创作的旋律改编而成。整个乐曲朴素生动,情绪明朗,是典型的俄罗斯抒情浪漫曲,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渴望爱情的美好愿望。格林卡在每一个变奏中都充满了对爱情的赞扬,同时还有姑娘与爱人分手的痛苦。整个曲调行云流水,大小调叠换中忧伤与明快共舞,结尾处的舞曲波澜欢快,轻盈碎乱,令人怡然。

然而若对西方传说中的夜莺故事久未释怀,再度听时便怎么也怡然不起来。夜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鸟》里面。此鸟在希腊神话里也有个美丽的传说。埃冬是底比斯国王泽托斯的妻子。他们有一个女儿埃苔露丝,埃冬不幸失手杀死了女儿,从此陷入了无尽悲哀和自责中。神祇们出于怜悯就把她变成了夜莺,从此夜莺每晚都要悲鸣,以表达对女儿的哀思。另一则西方神话是:Tereus国王了Philomela,之后把她的舌头和手都砍掉,生怕她将此事透露给她姐姐Procne,也就是Tereus的妻子。但Philomela设法把Tereus的罪行编织进一张挂毯里,于是两姊妹为了复仇,杀死了Tereus的儿子,并把他的肉煮给Tereus吃。最后Tereus将Philomela变成了一只夜莺,Procne变成了一只燕子,Tereus自己则变成了一只老鹰,老鹰永远追逐着夜莺和燕子。

英国诗人罗伯特·布里奇斯的诗歌细腻而具有古典美。他依据传说创作了一首名为《夜莺》的诗作。诗人觉得夜莺的歌唱委婉动听,乃天籁之音。于是猜测它们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而且山谷里的花卉和果实一年四季都不败,只有在这种桃花源的地方才能学到如此美妙的歌唱。但是夜莺作答:我们栖居的地方山是光秃的,溪流里的水早已干涸,我们的歌声不是来自于美丽,而是出自于满足不了的欲望和心中的痛苦,这些欲望和痛苦每天夜晚都在梦中折磨着我们。虽然别人听起来我们的歌喉是优美动听的,犹如完美的艺术,但就算是临死前的哀歌或是长长的叹息与我们暗淡的憧憬和深刻的绝望相比,也不如我们的歌声悲惨凄凉。在夜莺看来,它们的歌声不仅是欲望得不到实现而发出的悲惨表达,而且还是孤独苦闷的象征。夜莺接着说:我们的歌声可以让人听起来欣喜若狂,因为我们在倾诉着黑夜的秘密,然而每当黎明降临,每当五月的草坪和树枝绽放出花草和嫩蕾时,我们却只得沉默下来,倾听着千万只我们的同类在白天唱出的大合唱。

这样的回答仿佛给我们传递出一个启示:即美并不一定都诞生于快乐或满足,而很可能诞生于痛苦、失落甚至悲剧的毁灭,它们折射出一种震撼的美感。

(原标题:听那夜莺歌唱

俄国作曲家格林卡创作历程及其作品都有什么?

俄国作曲家格林卡(1804.6.1~1857.2.15)是俄国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出身贵族。10岁开始学钢琴、小提琴,并自学作曲。1822年,毕业于彼得堡高等教育学院。1824年任职于交通部,其间曾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交往。1830年赴意大利,用3年的时间钻研贝里尼和多尼采蒂的音乐。1833年取道维也纳赴柏林,在柏林曾认真师从S·德恩(1799~1858)学习作曲。滞留在国外期间,他立意创立俄罗斯音乐文化。1834年归国后即着手民族歌剧《伊凡·苏萨宁》的创作,该歌剧为其成名作,亦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尔后,又曾赴西班牙旅行,搜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用于创作《阿拉贡霍塔》和《马德里之夜》(1848)之中。晚年,往来于俄罗斯与西欧各地,后客死柏林。尚作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38~1842)、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娅》(1848),以及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

汪国真与普希金的诗是什么?

汪国真的诗:

《热爱生命》

《走向远方》

《嫁给幸福》

《感谢》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山高路远》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假如你不够快乐》

《跨越自己》

《挡不住的青春》

普希金的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致大海》

《自由颂》

《致克恩》

《致一位希腊女郎》

《康复》

《给一位幻想家》

《给丽达的信》

《歌手》

《理智与爱情》

关于汪国真: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2015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现代诗人、书画家。祖籍厦门,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其代表作有《年轻的潮》、《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热爱生命》等。

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 2005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2015年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4月30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关于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国著名的文学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应。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囚徒》、《致大海》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 、《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茨冈》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没了》等,这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让大家知道了当时的社会。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