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事赛况

建业vs力帆预测-建业vs富力

重庆力帆为什么选择不进中超

建业vs力帆预测-建业vs富力

近年来恒大式高投入让中超各俱乐部运营成本增加,更让中下游尤其是民企小球队的生存举步维艰。联赛伪职业、缺乏自身造血,将力帆们又逼上了依赖政府的老路上。

传统"广告足球"走向末路 俱乐部无造血突显"伪职业化"

回顾尹明善接手重庆足球的15年历史,我们可从中清晰地看出民企借助足球实现广告效应,从而反哺主营产业的轨迹:在收购前卫寰岛俱乐部之前,对于尹明善和他的力帆集团,当时叫做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普通百姓对此几乎是一无所知。

尹明善虽在重庆商界已经如雷贯耳,但在四川盆地之外,就只有每年一度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的那个尹委员身份,勉强属于公众人物范畴。但这一起从千禧年的那次收购开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0年8月19日,寰岛集团与力帆集团签署协议转让前卫寰岛足球俱乐部,组建新的“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尹明善”和“力帆”的字样开始无数次出现在媒体之上。

广告效应来得非常迅猛:从2000年8月19日签订俱乐部转让协议以来的一个月时间,力帆集团新增加的订单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00万元。当时尹明善有更大的设想,就是捆绑他已经控制其经营权的多家传媒报刊,以及力帆足球俱乐部,组成力帆集团旗下的力帆文化体育产业集团,向资本市场挺进。

为此,他将球队彻底变身为一台广告机器:从俱乐部日常的运营方面,到球队竞技层面的考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效仿埃弗顿引进李铁、李玮峰达到开拓中国市场的商业目的,引进了有着“越南小贝”之称的黎玄德。

对于尹明善来说,从2000年花6800万元从前卫寰岛手中接过重庆足球队后,再到经历2004年以5000万元从云南红塔手中买壳参加中超,连年投入,除了广告效应,换来的实实在在资产,也只有一块洋河基地,不过因为洋河基地的地皮只能用做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实际上很难给尹明善创收,如今那里已经成了力帆集团自己的汽车驾驶学校基地。

力帆印证了传统广告足球的成功,也充分展现了一条恶性链条:“伪职业”造就了毫无造血能力的畸形俱乐部,这个畸形儿也最终被投资人无情抛弃。

中超各队投入过亿仅分红1500万 民企需靠政府救命

职业化已达20载的中国足球,被人常年诟病的联赛“伪职业”积弊依然如昨:转播费分成依然水中望月、球队周边产品销售难成气候......加之近年来恒大模式大幅提升了国内球员的转会身价和年薪水平,导致俱乐部经营更加入不敷出。于是,“伪职业”这双大手将俱乐部推向了依赖政府支持的老路上。

尹明善在不少场合都表达过对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政府对球队资金及政策支持的无比羡慕。据体坛周报报道,一位接近尹明善核心层的人士就说,“很多企业即使买得起,也很难养得起,如今每年动辄两三亿的投入,除非有地方政府力推、政策支持的企业,否则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来接一支中超队。”于是在冲超之后,力帆希望政府能给出比每年1000万资金支持更大力度的扶植。

10月冲超成功后,尹明善给俱乐部下达的任务除了洽谈招商引资事项,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广泛了解其他城市政府对中超球队的实际支持情况,从而结合力帆明年的中超目标,给重庆市政府提交报告,请求各级支持。但结果令人十分沮丧,据著名体育媒体人周文渊披露,压垮尹明善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这次向政府请愿的失败。

经营一家中超俱乐部究竟有多烧钱?据网易体育今年公布的《中超价值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赛季16家中超俱乐部的总收入达到了20个亿,中超公司的经营收入为4个亿。平均下来,中超各俱乐部每家所得年底分红将首次突破千万,约1500万上下。联想本赛季最后一轮勉强保级的河南建业一年接近两亿的投入,这笔分红对俱乐部的帮助杯水车薪。

卫冕冠军恒大俱乐部本赛季总投入超过5亿,鲁能也达到3亿元以上,1500万或许只能满足某俱乐部支付某国脚签字费的需求。在大部分中超俱乐部年度收益不足1亿元的情况下,各家的入不敷出显而易见。但与此同时,动辄“5亿投入”的口号、对国内球员5000万人民币的惊人报价、世界名帅纷至沓来.......都造就了中超联赛有钱才能任性的生存规律。

如此畸形的俱乐部财政状况,为什么还有不少企业愿意接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人希望利用俱乐部作为敲门砖,在俱乐部背后母公司的主营业务上,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以此获得巨大经济收益。当今年阿尔滨以地方政府拖欠12个亿工程款为据抱怨得不到政府支持时,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不是因为阿尔滨足球俱乐部的存在,这些工程当初是否还会是阿尔滨集团中标?

即便如此,大连阿尔滨队未来的生存依然有赖于政府支持。近日,阿尔滨终于等来了盼望一年有余的政府支持:冲超奖励2000万。虽然此时阿尔滨队的欠薪已经累积到4000万,而这2000万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实现了冲超任务后才会兑现。但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这次高调扶持,阿尔滨队才决定在本周开始进行迟到已久的冬训。

中超成立之初,中国足协设置了繁复的准入门槛,这些繁文缛节多年来没有起到一次实质作用,反而发展到今天,一个“钱”字就设定了中超的高门槛。在动辄数亿的生存线面前,选择保存实力故意不冲超的中甲球队大有人在,似乎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哈尔滨毅腾。这次力帆知难而退,剧情看似狗血,编剧的已然是中国职业联赛的“伪职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